第503章 漢軍稅制開始改革(第1/2 頁)
“玉琳,我想你誤會了.........” 在劉武的解釋下,路玉琳也知道了不是真的要同老爹路溫綸交手。 說實話,他既有些慶幸,又有一些遺憾。 畢竟上陣父子兵,父子二人因信仰不同而對壘沙場,如此佳話,也能傳之後世。 當然,看著路玉琳離開,劉武則是不由的擦了擦鬢角的汗水。 幸好,他已經跟路溫綸聯絡上了,不然父子對壘的事情發生,再來一個斬首戰術。 這世界怕不是要炸裂開了,上演一曲哪吒傳奇。 這一點路玉琳就不如呂束了,你看人家呂束,在知道自己老爹成了大乾的兵部右侍郎以後多麼的淡定,只是輕輕道出,以此策反大乾朝廷。 你看,多簡單!! 當然,呂輕侯在接到兒子的信件以後,整整罵了一晚上的事情,就不提了。 ..................... 時間如流水,各方勢力都開始走向正軌。 比如白蓮教此時不能說是大搞軍事改革,但是也開始讓學習過的護法軍訓練新兵,或者說讓他們訓練其他的護法軍。 不過也不知道怎麼回事,訓練速度完全沒有在漢軍那裡一樣快,同樣訓練過程也是磕磕絆絆的。 按理說,訓練所需要的物資李天王都批下了,但是實際操作之中,有安插人員的,有貪墨的,有走後門的。 如此種種,使的護法軍改變並不快。 嚴格來說,這也是李天王對這支護法軍的一次考核,若是這支軍隊能夠練出強軍,那麼全軍改革就會走向正途。 但是他也沒想到,這支軍隊因為他並不算是太過關注,或者說他對其戒心還是有些大,使得訓練始終走不上正軌,以至於訓練方向都在逐漸跑偏。 不過李天王也做了另一手準備,那就是讓蔣奉化同漢軍交涉,再次訓練一批護法軍。 只不過這一次的要求被漢軍嚴肅拒絕,理由很簡單。 老子沒人!! 你問為啥沒人?? 你說呢!!! 於是白蓮教在碰了一個不硬不軟的釘子以後,也就是摸了摸鼻子,加大了對護法軍的投入。 只是有一說一,這種投入,也加快了護法軍路子逐漸偏離。 而在另一邊的漢軍,此時就軍事而言,新兵訓練完畢,改組了第一步兵旅,接著第三和第七步兵旅和其他五個步兵營開始進行回爐訓練。 接著,海軍開始擴編,組建了一個旅的編制和一個陸戰營。 同時,新組建的山地旅也開始走向正軌,在同軍械的配合下,戰力也是每一天都在發生的巨大的變化。 如此下來,漢軍現如今戰兵有五萬三千多人,在冊民兵四十五萬,其中真正有戰鬥力的民兵不過十萬,剩下的民兵若是想要有戰鬥力,至少需要一年的時間來打磨。 不過一年以後,不對,應該說明年,漢軍之中的五十萬民兵,全部都能用的上了。 至於民生問題,首先便是河圖山、長沙郡和黃鶴郡這三地糧食如今狀態良好,預計夏收是豐收之景。 但是宜蘭郡就不一樣了,因為連續不斷的戰鬥導致春耕延遲,雖然說有了多種種植技術支撐,但是肥料技術還是夠嗆,以至於現如今所預計的糧食產量不會太高,不過也不算太差。 根據老農和伏與炎的估算,長沙郡等地若是畝產能夠達到兩石頭的話,那麼宜蘭郡只能達到一石半。 不過即便如此,只要夏收過後,百姓的生活也會慢慢好起來,至少不會餓肚子了。 要知道宜蘭郡遭受的戰爭比較嚴重,黃鶴郡一人不過三畝地左右,而宜蘭郡的百姓可以做到一人四畝地。 所以為了保證夏收,漢軍已經做好了準備。 另外,漢軍經過商議,決定實行新的政策,即凡是漢軍佔領超過三年的地區,將實行新的政策,如下。 第一便是農業累進稅,即按照每人每年需要五石糧食,所以這五石糧食變定位口糧,剩下的糧食作為餘糧。 餘糧不滿一石的話不受稅,一石以上的餘糧收稅。 徵收標準為餘糧一石,徵收五升; 餘糧二石,徵收一斗五升; 餘糧三石,徵收三鬥; 餘糧四石,徵收五斗; 餘糧五石,徵收七鬥五升; 第二便是商業累進稅,這種商業稅以倒賣行業為主,比如茶行、米行、鹽行、豬行等。 這些行業需要徵收佣金稅,即按照每天的營業額來徵收稅款,二兩銀子一下,免稅。 二兩銀子,徵收15%; 二兩銀子至七兩銀子,徵收20%; 七兩銀子至十兩銀子,徵收24%; 十兩銀子至五十兩銀子,徵收34%; 五十兩銀子至一百兩銀子,徵收44%; 超過一百兩銀子,徵收50%。 若是有固定店鋪的,則是以每月營業額徵收營業稅,即十五兩銀子一下免稅,十五至二十兩徵收0.5%,以後每增加十兩銀子,便增加0.1%的稅率。 此外設立特種稅,如酒、鹽、鐵之類的,要收取30%的稅。 肉類等大多數只能是有錢的人家享用的東西,百抽五。 當然,像是河圖山、長沙郡、黃鶴郡、宜蘭郡之地,商業不是沒有,而是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