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一場沒有按照劉武安排走的爭論(第1/2 頁)
待王田氏和東門慶被拉走以後,伊弈方才看向看熱鬧的百姓。 “我不管你們這些看熱鬧的怎麼想的,但是我可以告訴你們,勾搭了人家的老婆,得給錢。然後,你們再去死!” “知道了嗎?” 一句話,嚇得那些心懷不軌的人連連點頭,人群中時不時的便響起。 “知道知道!” “知道就好,”伊弈見此點了點頭,然後囑咐道: “回家以後,記得要好好的過日子,家和萬事興,夫妻之間要和和氣氣,這樣日子才能美美的!” 一通言論下來,見就這一個案子,伊弈一拍驚堂木。 “退堂!” “威......武......” ................ 這個案子,因為有漢軍的炎漢商行在,再加上漢軍本身就比較注意這裡的情報蒐集,所以很快就將其事情傳回長沙城。 這個案子的全程被一一描述,一時間引得劉武召集了大量的工作人員前來參加事情的辯論。 當然了,辯論的是這件案子本身的問題,即男女夫妻問題以及道德問題。 只是劉武失算了一點便是當所有人都知道了這件事情以後,反應沒有對立,只有激烈。 或者說他們的看法其實都是一樣的,但是這一樣卻又顯得有些雙標,或者說實用。 只聽有一名接受正統教育的工作人員率先發話。 “其實這一件事情本身並不代表是一件普通的事情,而是禮樂即將崩壞!” “在我看來,通姦便是破壞了道德的底線,宗族以石刑或者浸豬籠等刑罰進行懲罰,這是不應該的,但這也是必要的。” “而像這一種事情,無宗族處理,而是交由了官府處理本身並沒有什麼問題,一件道德敗壞的小事,嚴懲即可。” “但是市井之中的聲音,在我看來才是更大的事情。” “不說別的,就說市井傳言支援此事的,便是那妓女或者他們的恩客,這本身就代表了妓女思慕所謂愛情,而那些恩客也有借愛之口,行寵妾滅妻的想法!” “簡單來說,這種以愛情行齷齪之事的人,無論男女,皆是道德敗壞之人。” “而且最主要的是,這種聲音還不小,儼然已經是禮樂崩壞!” 顯然,這是一個憂心道德的人員,在他看來,道德若是崩壞,那整個世間都是要出大問題的。 如此行事,使得工不能盡力,士不能盡心。 和平時候還好,若是戰時,敵人便可輕易攻破這個國家。 對此,也有人在這一點上引申。 “我認為禮樂崩壞之事早已經發生,連年戰亂,像是湖州這種承平已久的地方,戰火波及不到,卻能夠以各方戰鬥而將自己吃的飽飽的地方,看似有秩序,其實內裡道德崩壞已經到了一個極點。” “以此引申,若是戰火波及到湖州,說不得會發生更加離奇的事情。” 顯然,這同樣也是一個對未來充滿了擔憂的人。 如此,也有人道:“其實,這件事本身就是極壞的,夫妻之間若是過不下去,和離即可,怎能在婚內與人通姦,然後還要請求和離!” “此等舉措,簡直就是有悖人倫!” 同樣,也有人以其他的例子舉例。 “其實,很多時候,戰爭徭役必然會有大量的青壯男子死亡,而這些男子的家中,若是隻有孤兒寡母卻不能像我們漢軍一般照顧,那麼最好能夠活下來的方式,那就是改嫁。” “這種事情,在所有的地方,都是正常,因為這樣遺孤可以長大,延續香火,而另一家也可以娶妻生子。” “這是自古以來就有的事情,因為國家需要發展,百姓需要生存,如是而已。” “可是這一切,也不曾像是這般道德敗壞。” 當然,也有一些人說道了這裡的宗族家法和國法之分。 總之,這件事不僅沒有成為所謂愛情和傳統道德的爭論,反而是將諸多事情進行了擴大,一下子扯到了道德和法律上面去了。 不僅如此,商談越多,其中諸多思想的碰撞,又逐漸將其引到一些政策的問題上。 這個時候,爭吵辯論的不是道德和所謂的愛情,而是家法和國法到底誰大! 辯論的是家法和國法附和才能並存! 辯論的是家法所存在的意義,國法所存在的意義! 亦辯論,家法是否還有存在的必要,以及家法是否可以有刑罰之類言論。 總之就是,有人認為家法好,可以止住道德敗壞,使民間風氣變好。 有人認為家法再好,但是人心不可控,特別是家法宗規之中,竟然可以代替朝廷進行處罰,這是對統治不利的,因為這種屬於權利下放且中央無法控制。 有激烈者認為,家法宗規應該被取締,審判懲罰之權要交給國法。 總之便是,吵吵鬧鬧。 同樣,也有人將言論說道了軍隊戰士家人的情況,總不能戰士在外征戰,結果家中妻子被人給偷了吧。 如此這般,戰士們那裡還有戰鬥的意志呢? 所以,關於軍隊婚姻立法的言論,也是越來越多。 以至於劉武都沒想到,事情發展越來越大。 不得已,只能將陶德山拉進來,參與立法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