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生死天定(第1/1 頁)
接著,白起一聲令下,十五萬士卒幾乎全部壓了上去。 已經沒有什麼捷徑可走。 對三方來說,只能硬碰硬。 這是一場血戰。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魏趙兩個難兄難弟一門心思地攻著韓國的華陽,卻沒想到此時會在背後遭到白起的襲擊。 其實沒有料到秦軍會突然出現在華陽戰場上,這並不算是魏趙聯軍將領的失誤。 因為無論從時間上還是戰術上來看,這簡直就是匪夷所思。 但是白起做到了。 普天之下,也只有他白起能做到。 “知道為什麼先打魏軍麼?”他已經下了馬站在高臺,微微側了側頭,雙眸還緊盯著前方的激戰場面,嘴裡張口向著旁邊的蒙驁問道。 “魏軍雖多,但戰鬥力相比趙軍差了太遠,更重要的是,他們早就已經被將軍打怕了,因此全是一群烏合之眾。” 山東六國,尤其是經常和秦交手的鄰國,幾乎都是聞秦喪膽,談白色變。 秦國、白起。 這個旗號打出去,對方已經輸了一半。 白起沒再說話,他的臉上看不出有任何一絲被捧誇的笑顏,只是手握佩劍,不動聲色地盯著這場生死局。 真正的高手,從來都是能夠站在局外操縱一切的。 他不需要多說什麼話,也不需要多下什麼軍令。 往往一句、兩句,用最簡單的言語就能切中要害。 這樣的人,在自己擅長的領域是至明的,當然也會有致命的缺陷。 後來,蒙驁受了白起的影響,成為了昭王后期、莊王一朝,以及始皇前期的一員大將。 他的兒子,孫子,整個蒙氏家族也都得到嬴姓後人的倚重。 他和白起一樣,又有些不太一樣。 一樣的是某種精神的傳承,不一樣的是為臣為將的方式方法。 “將軍,韓軍出來迎戰了。”蒙驁在一旁對白起說道。 “都一樣。”他淡淡地回。 “什麼都一樣?” “韓軍來不來,都一樣。” 他的計劃裡,從來都是單打獨鬥,壓根就沒有考慮過同盟軍的問題。 “幾時了?”白起抬頭,眯著眼看了看天問。 “申時三刻。” “差不多了,傳令,魏軍將領要活的。” 那是不是可以這樣認為,潛臺詞就是,其餘全部魏國士兵,就地斬殺,不留活口。 蒙驁還沒來得及稱諾,一陣奇風吹來,迷了眾人的眼。 接著,天際迅速變色。 白起心下一沉,他知道,該來的,又來了。 【咱說到哪兒了?對,受封武安君。鄢郢之戰後,昭王三十一年,白起領軍拔魏地兩城。三十四年,魏趙圍韓,韓國向秦國丟擲了橄欖枝,但第一次被昭王無情拒絕。】 【其實也是可以理解的,三晉的閒事他懶得管,或者說是準備作壁上觀,坐收漁翁之利。】 【但最後昭王還是派了白起、魏冉,還有客卿胡陽一道去援韓,原因嘛,魏冉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華陽之戰,秦國所出的兵力和魏趙差不多,都是十五到二十萬左右,但是這一仗又和前面的幾場戰爭不同。】 【up主覺得白起將軍一生都在玩刺激,放在現代,他可能會很喜歡玩大冒險……】 蒙驁:??? 白起:……沒有人能夠懂我。 “別管天上的事兒,”白起皺了皺眉,語氣有些急促,“速戰速決。” “諾,我帶著兵上。” 蒙驁不待白起再說話,上馬拔刀便衝了出去。 他知道白起在顧慮什麼,受天語影響,不管是秦兵還是魏趙之間,方寸必亂。 原有的一汪深潭之水,再一次被自然降落的明礬拯救,由濁變清。 一次次恰到時機的天語,看似擾了白起的原定戰略方案,卻一次又一次地將他救贖。 可這一切,他都不會知道。 【又說笑了哈,我們來分析華陽之戰。】 【白起率領十五萬人,以閃電的速度千里奔襲到韓國的華陽,而這之間,他只用了八天。】 【究竟是怎麼做到的,up也真的很難想到。一日百餘里,況且白起所率領的秦軍都是高水平的作戰精卒,我只能這樣強行解釋了……】 【過程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確實在第八天的時候到了華陽城下,並且打了魏趙一個措手不及,解了韓國的華陽之困。】 不遠處的長戰線之上,異色魏國士卒的軍裝越來越少,留下仍在活動的,是皮甲連同臉上都沾滿敵軍鮮血的黑色秦軍。 【關於這一仗,太史公在《史記·白起王翦列傳》中用了兩句話來概括,下面是原文:昭王三十四年,白起攻魏,拔華陽,走芒卯,而虜三晉將,斬首十三萬。與趙將賈偃戰,沈其卒二萬人於河中。】 白起愣住了,蒙驁愣住了,秦軍愣住了,趙魏愣住了,韓國這邊也愣住了。 斬首十三萬、沈其卒二萬人於河中。 這是何等的,殘忍。 “白起!你這個殺人狂魔!你不怕遭報應嗎!?”魏將芒卯眼看大勢已去,又聽天語如此說,便怒不可遏地朝著站在不遠處的白起狂喊。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