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大周(第1/2 頁)
甘茂的這封回信似乎又激起了嬴蕩內心熊熊燃燒的烈火,且正中嬴蕩下懷。 他召來嬴疾,將帛書拿給嬴疾看,試圖想讓他的這位叔公鬆鬆口。 嬴疾看完後沉默不語。 自古一朝中都分左右兩派,進取和守成。 立場不同,儘管雙方各執一詞,卻也分不出個對錯。 嬴疾有自知之明,大侄子嬴蕩完全可以自己決策,在這件事情上,他根本沒必要再來徵求自己的意見。 這個時候如果一味地阻撓,倒顯得他嬴疾有點不識好歹了。 “此時此刻,我秦國該上下一心,當勢如破竹,而不是內部思想不一,這樣豈非自亂陣腳?叔公,您……再想想,這一戰,對寡人,對秦國都很重要。” 兩種聲音在內心反覆交響,嬴疾的右手兩指在案桌下反覆摩擦,終於,他妥協了。 “既如此,王上派兵增援之時,就由臣去前往前線押送糧草吧。” 嬴蕩一看嬴疾轉變了態度,不由得喜出望外。 “好好好,寡人馬上增兵五萬,派那個誰,哦對,烏獲,讓他去協助甘茂。”回過神之後,嬴蕩又接著說,“叔公還是不要去了,糧草輜重寡人另派他人押送,咸陽後方也要穩定民心,還得由您在此坐鎮。” 說是去押送糧草,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大王對主將產生了信任危機,特派嬴疾去督戰呢。 再說,有他這麼個王叔在身旁站著,甘茂怎麼能放開手腳去打仗。 各位看官讀到這兒也許就會想,嬴蕩為啥非要那麼在意嬴疾的意見呢?不僅如此,還得順著他尊著他。 您可以往前回想。 這個時候老嬴家的親緣關係還是非常緊密的。 嬴渠梁和他大哥嬴虔,那是自幼在馬背上一起摸爬滾打長大的,兄弟情那是沒得說。 嬴駟對他大伯,那更是發自心底裡的尊敬。 對他的兩個弟弟嬴疾嬴華,也是愛護有加。 所以總結下來就是八個字:兄友弟恭,叔侄儉讓。 起碼在這個時候,那種所謂血腥的王位之爭,骨肉殘殺,從獻公到武王的這段時間,是基本上不會存在的。 廢話不多說,嬴蕩當即又派兵五萬,由烏獲前往宜陽增援甘茂。至於朝中那些仍舊主張罷兵的臣子們,則由嬴疾去和他們談。 讓嬴蕩苦口婆心地一個個去和這些執拗擺事實、講道理,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他絕沒有這麼好的脾氣,也沒有那個耐心。而對待嬴疾完全是個例外,很簡單,那是自家的老叔嘛,關起門來倆人怎麼說都成。但讓嬴蕩單槍匹馬去應付那幫子文臣,幹不了,實在幹不了。 宜陽這邊現在是什麼情況呢? 五個多月了,現在城門連一丁點的縫還沒有被攻破。 咱不是小瞧我們秦軍,也不是說甘茂拉垮,這場仗實在是真的不太好打。 韓國基本上把國內的精兵重心全都壓在了宜陽,完全是一副死守的態度。 攻又攻不下,撤又不讓撤,秦兵內部難免生起了懈怠和萎靡的情緒。 甘茂看不見嗎? 他看得見。 他不清楚嗎? 他當然清楚。士氣再這樣低迷下去,就算拖個一年半載,這仗也打不勝。 沒辦法,只好使出殺手鐧了。 這世上什麼最具有誘惑力呢? 一個是權,一個是錢。 對於前者,甘茂沒這個資格去給底下計程車兵許諾。因為軍隊升爵都有一套完整的升遷制度,就連他甘茂,頭頂上還有個大boss,哪有能力去提拔別人。 那他有的,就是錢了。 錢嘛,甘茂多的是。既是身外之物,那把財物像流水一樣潑出去,他也不帶眨眼心疼的。 於是乎,甘茂搬出了自己為官這麼多年攢下的私房錢,分賞給部下們,並給他們畫了個大餅。 等這場仗打勝了,回咸陽王上還會論功行賞,到時候我們大家一起大碗吃肉,大碗喝酒哇! 甭管這個餅真不真,但甘茂把它畫得又圓又大,還真起上作用了。 秦軍士氣大振,一舉擊退了韓國派往宜陽的援兵。 獨木難支。 發兵宜陽的第二年,也就是嬴蕩繼位的第四年,秦軍攻克宜陽孤城,斬首六萬有餘。 一鼓作氣,嬴蕩下令全軍渡過黃河,奪取了武遂並築城。 韓王無奈,只能派人到秦國謝罪,與秦議和。 至此,這場仗雖打得艱辛,但終究是贏了。 取宜陽,通三川,嬴蕩做到了。 下一步,就是窺東周了。 這邊甘茂取勝的軍報傳回咸陽,嬴蕩大喜,同時派了嬴疾率百輛戰車進抵東周都城。 去周天子老巢幹啥? 一是宣揚國威,表明我秦國已經可以透過三川之地到了你周都腳下,給我小心著點。 二是給嬴蕩當前鋒,先探探周王室對嬴疾的態度,然後再決定下一步嬴蕩該不該來。 這時候周王室都衰弱成啥樣了,天下諸國都不把它當回事,眼見秦人一來,姬延(周赧王)只好忍氣吞聲派士兵列隊歡迎嬴疾。 “周王,我王問您安。”城門口,嬴疾略微對姬延作揖。 “本王很好,但不知秦王派嚴君到我周都來,是有何貴幹?” “我王嫌天子離秦太遠,中間的宜陽更是障礙,特地打通了三川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