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一去不回(第1/2 頁)
說完,他不敢去看白起的神情,低頭認錯的樣子特別像是做錯事情被父母抓包的孩子。 其實這有什麼錯呢?只是沒有和爹孃商量而已。 “太子質魏?張祿提的吧。” 白起的話中有一絲微怒,一絲老辣,還有一絲淡漠與篤定。 但張祿能有幾個膽子敢去打太子的主意,赴魏風險太大,萬一出了事他的腦袋還要不要了。 “好像不是張客卿提的,是王上一人的想法,太子權衡利弊後,決定以一人之身化兩國刀兵。” “那你怎麼想?” “爹,這確實是個好辦法,既然王上要對付趙國,那就沒有辦法再抽出兵力去防範魏國了。” “太子的安全怎麼保證?” “有我在。” 白仲的神色平靜,顯得鎮定自若,又不乏剛毅果決。 連發三問後,白起不說話了。 雖然這事還沒有敲定,但是既然嬴稷點頭,嬴倬願去,基本上也就差不離了。 還有他面前這個不知何時就已經悄無聲息長大了的兒子,總是在不經意間給老爹來一個特大意外,也不管白起能不能扛得住。 “臭小子,”他笑罵了句,“有主見了現在。” 說罷,他拍了拍白仲的肩膀,然後邁步走出了房門。 剛出來,臉上的假笑便立刻消失了。很明顯,那只是對白仲的安慰與鼓勵。 這是事關生死的大事,質魏如此兇險,白起怎麼能高興得起來。 如果可以的話,他寧願自己帶兵去打這一仗,但嬴稷的用意還不止如此。 太子嬴倬和魏冉勢力有一定的牽連,清四貴,嬴稷有意避開他,還有白仲,以及白仲背後的白起。 藕斷絲連,剪不斷,理還亂。 這其中的裙帶關係太複雜了,嬴稷只能讓他們先遠離這個藏汙納垢的朝堂。 至於白仲隨行一事,他本就是太子的親信,不必吩咐也便是要去的。況且他武藝也尚可,還能護衛嬴倬。 更重要的是,嬴稷是為了防範白起。 嬴倬把白仲帶走,算是抓了白家的小辮子,這樣一來,白起就不會不顧兒子的生死而去和魏冉聯合,雖然他本來就不會。 這其中的道理,恩恩怨怨,是是非非,白起看得太清楚了。 可也只能緘默不言,裝作不知。 漆黑的夜裡,涼氣已經悄無聲息地降落,讓人感到陣陣的寒意。 白起揹著手站在庭院中,仰頭看著星空發呆。 繁星點點,幾顆明星若隱若現。 不是說天象星運是可觀測的麼? 那我站在這裡好生看看,請你告訴我,前路到底如何,究竟有無風險,究竟該不該走。 這是白起第一次感到如此的無力。 魏國是非去不可,這是國家之事,落在個人身上根本無法推脫。 可就這麼去了,如果真出了點子事兒,白起不敢想。 但這種擔心卻又不能表現出來。 作為父親,作為秦國之臣,作為第一大將的武安君,他只能表示支援白仲。 樹上的夜鳴蟲聲不停,縈繞在白起耳邊揮之不去。 他縱身上了房頂。 房頂夜景這般獨好,從前還是一個人的時候,晚上睡不著覺的時候,遇到事情想不通的時候,白起就會到房頂上來。 白仲其實也沒睡。 去魏國他倒不怕,他怕的是家中二老。 白家就他這一根獨苗苗啊,還沒成親,還沒孩子,確實蠻對不起老爹老孃的。 自古忠孝難兩全,到了白仲這兒,他也無法平衡這二者之間的關係。 幾天之後,嬴稷下了明令,為示秦魏之好,特許太子質魏,而隨行人員中,第一個就是白仲。 魏冉聽到時,也是心頭一緊,接著暗戳戳嘆了口氣。 白仲算是魏冉最喜歡的外孫娃娃,也是最看好的一個,這一去,若安然無恙便是下一繼位之君的肱股之臣,若真有意外那便是粉身碎骨客死他國。 走之前,白仲向魏瀾和白起告別。 這位樸實無華、勤勞善良的母親也是在最後關頭才知道這個訊息,白仲瞞了她,白起也瞞了她。 父子倆無非就是怕魏瀾衝動之下去找嬴稷求情,阻止白仲前去。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更何況太子都去了,太子的母親葉陽王后難道就能捨得麼? 掛念孩子是真,但大是大非魏瀾還是分得清楚的。 府門外,挎著行囊的白仲與白起和魏瀾辭別。 千言萬語訴不盡離別之情,縱使再難捨難分,然則終有一別。 白仲跪下,衝著二老磕了個響頭。 該說的,沒說的,都包含在了這一跪中。 魏瀾的情緒有些控制不住,轉頭邁進了白起懷中,後者摟過她。 “護衛好太子,也保護好自己。”白起交代,話出口時,不覺有些哽咽。 白仲點頭,與他長久對視,那未盡之意太多了。 父親,想必您是理解的吧。 這是一條毫無選擇的路,只能閉著眼往前走。 我這麼做,是在追尋您的腳步,也是為了向世人證明,白起的兒子,並不差。 “爹,秦趙若戰,王上定還會讓您領兵,但您上了年紀,軍營條件艱苦,要多注意身體。” 白起頷首答應。 “娘,您一個人在家的時候要是悶了,就去宮裡找王后說說話,或者回外祖家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