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臨川府(第1/2 頁)
日升月落,他們一走已經六日。 瘟疫肆虐,朝廷把能想的法子都想了,已然盡了全力,如今只待他們到了欣州能有好訊息。 滿朝文武都在等,進言的大臣少了,奏摺比起之前也少了不少,每日送來的只有地方奏報,說的還是那些事,交由相應的官員處置就是。 夏侯沉殫精竭慮一個多月,如今忽然清閒了不少。 只是紫極殿從早到晚清清靜靜。 夏侯沉在寢殿喝茶,幾度端起茶盞,又將之放下。 “他們到哪兒了?” 柳別情侍立在一旁,言:“回君上,已經到了臨川境內,過了臨川便是欣州地界。” 夏侯沉默然聽著。 “君上放心,船隊一切安好,畢竟是朝廷的船,沒有江湖宵小敢打主意,且攝政王帶了不少府兵隨行,路上自當太平。” “夏無念有什麼訊息?” “夏大人謹記君上的吩咐,一定會保護好穆姑娘,只是他們出行才幾日,無事發生,夏大人暫且沒有傳書信回來。” 夏侯沉淡淡道:“從前朕嫌她聒噪,如今她一日不在朕耳邊吵嚷,朕反倒嫌這日子太過無聲無息,無趣。” 柳別情躬了躬身,沒敢說話。不過這幾日他也看出來,君上有些不高興,也不是不高興,就是比起決定讓穆姑娘去欣州那日更為沉悶。 其實君上從前也如此,甚少開口說話,那時君上沒覺得有什麼不好,如今就像回到了穆姑娘來大凌之前,只是君上好像並不想回到從前。 他們這些內侍沒有穆姑娘會說話,難順君上心意,為防觸怒君上,都不敢多言,所以君上還得寂寥一段時日。 夏侯沉另問:“李闊這幾日在太學如何?” “回君上,奴才每日都派人去太學問,質子一切安好,他讀書勤奮,功課做得甚好,太學的夫子都很喜歡他。”柳別情又言,“夫子還照君上的意思,給他換了位子,從最後挪去了第一排。” 臨川府。 他們坐了近十日的船,吃住都在江上,晃晃悠悠的,船上的大夫們都快吃不消了。 進了臨川府,夏侯煜下令船隊靠岸,上岸休整兩日再動身。 臨川知府帶著府衙的眾多官吏在碼頭迎接。 夏侯煜一下船,他們齊齊跪拜,十分恭敬。 李暮靄為了方便已換作一身男裝,站在船頭,扯了扯夏無念的衣袖問道:“這些地方官心裡向著誰?” “向著誰你看不出來嗎?”夏無念小聲言道,“胤安局勢風雲變幻,地方官留守地方,一時半刻也摸不清胤安城裡的風在往哪兒吹,他們只知君上登基還不滿一載,且並非先帝那樣的仁君,而攝政王是先帝親封的攝政王,攝國事多年,換作是你你向著誰?” 李暮靄點點頭,夏無念這番話說得有道理。 夏無念又言:“先前王尚書他們讓君上派太醫來,是想替君上挽回一些民心,可君上在意的並不是民心,君上讓你和兩位太醫前來,又撥了藥材糧食銀子,是想救百姓於水火,否則君上不會讓你們跟隨攝政王的船隊。” 李暮靄明白,夏侯沉心裡不看重挽回民心這件事,他只知除疫之事十萬火急,才讓他們即刻跟著夏侯煜走,趕緊來辦事。 他若想讓百姓都感激他,就會造勢,會悉心準備,派自己的人馬浩浩蕩蕩地送他們過來。 如今這些地方官、百姓都只看到了夏侯煜親自帶人過來,心繫百姓,幾人知道他們是夏侯沉欽點的人。 夏無念方才那番話是在替君上鳴不平,因為這些官吏都在奉承夏侯煜,不知君上也在為此事憂心。 夏無念看著碼頭上,喚了一聲,“走吧李大人。” 李暮靄雲裡霧裡,“我怎麼又成李大人了?” 夏無念瞧了她一眼,“不然呢,叫李大夫?什麼大夫要一船的禁衛軍保護?若有地方官問起,你就說你是定國公的親戚,會些醫術,來幫忙的。” 李暮靄點頭,和夏無念下了船。 官員瞧見這條船上只下了來了兩個主子,其餘都是侍衛,便知他們來頭不小,又轉而朝李暮靄和夏無念拱手。 知府行了禮,問夏侯煜:“王爺,不知這二位是?” 夏侯煜看了看他們,徐徐言道:“禁衛統領夏大人,還有……” 李暮靄拱手言:“在下姓李,是定國公府的,會些醫術,受君上差遣,與兩位太醫來治欣州的瘟疫。” 夏侯煜便沒往下說,只是點了下頭,告訴官員她說得是。 知府再次作揖:“李大人,夏大人,有禮。”他又對夏侯煜道,“王爺,府衙已經收拾妥當,請王爺和幾位大人入府衙歇息。” 知府原本備了車馬接他們去府衙,夏侯煜推拒了,想要步行入城。 李暮靄和夏無念也跟著一起。 夏侯煜慢下腳步,與李暮靄並肩前行,小聲問道:“一路可還適應?” 李暮靄點了點頭。 夏侯煜又言:“此去欣州還要十來日,這兩日好好歇息,若不舒服,多歇幾日也無妨。” “謝王爺關心,不打緊。”李暮靄小聲應道。 夏侯沉不許她跟攝政王說話,可是她一路跟著攝政王,哪兒能真擺臉色不理人家,該有的禮節還得有。 瘟疫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