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不惜一切代價找到她(第1/2 頁)
另一人道:“君上,文華殿方才收到臨川府衙奏報,臨川知府說之前攝政王駕臨之時,他已將水匪之事告知攝政王,攝政王僅讓他告誡百姓別走水路,說等瘟疫平息,再來處置水匪之患。” 旁邊大臣憤懣:“臨川知府真是糊塗透頂!攝政王讓他如此,他就聽了話,對君上瞞而不報,匪患如何處置,當聽聖意!” “君上,臣以為應當嚴懲臨川府衙上下,以儆效尤!” “臣複議!” 他們的爭辯,夏侯沉一句也沒聽進去。 事已發生,一枚問責有什麼用,知而不報的官員固然該死,但當務之急仍是除治瘟疫,如今再添兩則重要的事,便是平息匪患和找她。 殿外內侍稟道:“君上,傅將軍到了。” “王卿留下,其他人回去各司其職,該善後善後,該問責問責,有了結果再來見朕。” “臣等遵旨。” 等大臣離開,柳別情請了傅將軍進來,關上了殿門。 夏侯沉看向王珩,“王卿,攝政王找的大夫和朕派去的太醫還在途中,被劫的糧草和銀子只是少數,但如今攝政王下落不明,依你看,船隊該當如何?” 王尚書道:“回君上,如今欣州局勢混亂,又有水匪作祟,只怕官府已自顧不暇,攝政王本是去主持大局,如今竟又生了意外……找到王爺固然要緊,但最重要的還是救治百姓,臣以為,大夫和太醫應繼續趕往欣州。”他拱手,接著說,“君上龍體貴重,不宜親臨欣州,君上留臣下來,是信任臣,臣願前往欣州,照攝政王先前所想,主持剩下的事宜。” 傅將軍拱手道:“君上,臣已清點好兵馬,只等君上降旨,臣即刻率軍趕赴欣州清除匪患。” 夏侯沉言:“剿匪本是地方的事,如今欣州動盪不安,府衙難以應付,欣州駐軍已用作封鎖欣州,不好調動,只能辛苦舅父跑一趟。”他又對王珩道,“朕依王卿所言,將攝政王未盡之事交由王卿主持,王卿明日隨軍一同去欣州。” 王尚書行禮應道:“臣遵旨!” 夏侯沉徐徐啟唇,“還有一事,朕不瞞你們,如今下落不明的除了攝政王,還有暮靄,是朕讓她與太醫同去醫治瘟疫,她在與水匪打鬥時受傷落水,至今下落不明。” 王尚書和傅將軍相互看了一眼,都是一驚,而後神色又更添沉重。 “朕要你們除治瘟疫,平定欣州,也要你們不惜一切代價找到她,把她平安帶回來!若人手不夠,東面所有軍鎮的兵馬,任舅父調遣。”夏侯沉言罷,看了柳別情一眼。 柳別情端著木盤呈到傅將軍面前,盤中放的是天子的調兵勘合。 這勘合能調動東面數十萬兵馬,這些軍隊集結在一起,足以將欣州翻個底朝天。 傅將軍接過勘合應道:“臣明白,穆姑娘是我傅家的恩人,臣一定竭盡全力找尋穆姑娘!” 王尚書也揖手正色道:“臣當助傅將軍一臂之力。” “早歸。” 夏侯沉留下一句,緩步離開了大殿。 柳別情上前送尚書大人他們出去,“二位大人請。” 傅將軍一直目送著君上走遠,看著君上落寞的背影,小聲嘆道:“我上次見君上如此,還是太后娘娘離世的時候。” 柳別情言道:“災情的事君上雖然憂心,但一直處置得有條不紊,二位大人便該明白,君上何故如此。” 王尚書點點頭,對柳別情說:“柳總管得多勸勸君上,找穆姑娘的事交給臣和傅將軍去辦就是,君上萬金之軀,實在不宜去欣州那等地方。” “尚書大人放心,君上起初動此念頭只是一時心急,但君上並非不顧大局之人,不然不會讓尚書大人和傅將軍跑一趟,不過君上如此,也足見君上信任二位等同於信任自己。” 二人一同拱手,“臣等明白,定不負君上所託。” 柳別情送了二位大人離開,回到紫極殿,見君上獨自站在寢殿窗前,望著天上的月亮。 殿中只點著幾盞燭火,照不亮偌大的寢殿。 柳別情行禮喊道:“君上……” 夏侯沉望著夜空,徐徐言道:“朕昨晚在想,她離開幾日朕尚且不適應,她若回了南鄴,朕又會如何,所以朕向李闊打聽,朕想知道她在南鄴的經歷,想知道她在意的是什麼,朕該怎麼做才能讓她心甘情願留下來。” “君上,穆姑娘那麼多次死裡逃生,足見姑娘是有福之人,吉人自有天相。”柳別情話雖如此,但心裡也明白,穆姑娘深夜落水,還中了箭,又流落瘟疫肆虐的地方,沒有吃食,沒有良藥……擺在她面前的全是鬼門關! 君上若是不知這些,也不會如此憂心自責。 月黑風高。 山林裡靜謐幽深,李暮靄蹲在半山腰的一處巖縫裡,僅靠著一直蠟燭照亮,用石頭碾著她白天採回來的草藥。 蠟燭和火摺子還是她前幾日路過一處土地廟,管土地公借的。 巖縫狹長,連轉個身都困難,對她而言卻是個極為穩妥的棲身之所。 她那日中箭落水,起初拼了命地遊,想遠離那艘船游到岸上,無奈後背的傷太痛又沒力氣了,迷迷糊糊間抱了塊爛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