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想他所想,急他所急(第1/2 頁)
夏侯沉隨手開啟了箱子,裡面除了一些藥包外還有兩張紙箋,又拿起紙箋過目。 李暮靄抿抿唇,見他面無表情地看著,覺得氣氛有點過於安靜,小聲道:“好東西,我讓他們收起來,留著給你以後的皇后,你有皇位要繼承,早生貴子好!” 她對阿六說了兩句。 阿六聽她的吩咐,從外面端進來一個湯盅,放到了旁邊案几上。 李暮靄過去,把紙箋從夏侯沉手心裡抽出來放回箱子裡,招呼他過去坐下喝湯,“君上近來辛苦,見的人多,說的話也多,我給君上燉了梨湯,清熱潤肺,本想讓他們在君上回來前熱一熱,君上你這就回來了。” 李暮靄給他盛了一碗,“還沒涼,君上趁熱。” 夏侯沉瞥了瞥她,落座榻上,接過梨湯攪了攪。 李暮靄想起他方才的話,也不知他是認真的還是在開玩笑,有些擔憂地問:“君上你之前不是說了隨我?君無戲言,何況我人在不在這兒,君上你都一樣?” 夏侯沉神色波瀾不興,舀了一勺梨湯,從容言道:“朕先前覺得你可有可無,但朕如今發現你的廚藝不錯,也算你對朕的一種補償。” 李暮靄怎一個錯愕,她這叫不叫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她急道:“君上我好心好意給你換換口味……” 夏侯沉瞧了瞧她,不以為然,“照顧朕是你分內之事。” 李暮靄緘默不言,她吵不過他,從來都吵不過,因為這人根本不講道理! 他承認了給藥材和放李闊就是好的,至於她這個人…… 他如今喜歡她做的飯菜,可過些日子說不定就吃膩了,還有他拿回大權時一定很高興,哪兒還顧得上她,自然會連她一併放了。 李暮靄看了看那些東西,道:“東西我都清點好了,君上差人搬走吧,我無功不受祿,也還不上這麼多禮。” “給你的你收下就是,你想還禮,他們也不敢收。” 李暮靄環顧殿中,她的意思是,她將來哪兒搬得走這麼多東西,早晚都會充公,還不如現在就拿走,省得佔地方。 不過她發現夏侯沉如今不喜歡她提回去的事。 她沉下心來想了想,他還不知何時才能收回大權,她也不該早早地憧憬著回大鄴的事,起碼不能當著他的面憧憬。她能做夢,他卻只能立足當下,不能活在夢裡,掉以輕心。 李暮靄將心比心一想,倒也理解了他方才的陰陽怪氣。 她現在應該做的不是將回去掛在嘴邊,而是想他所想,急他所急,多替他分憂。 李暮靄坐到旁邊凳子上,沉默了一會兒後問:“君上,王尚書和攝政王是不是鬧了矛盾?” “問這個做什麼?”夏侯沉喝完梨湯,放下了碗。 “要是王尚書與攝政王之間有了嫌隙,君上不就有了策反王尚書的機會?他若肯歸順君上,君上也就有了一位既能幹又忠心的丞相大人。” 夏侯沉掃了她一眼,“說得輕巧!” 李暮靄看著他嘟囔:“君上你不回答我,我怎麼知道輕不輕巧?” 夏侯沉瞧向柳別情,示意柳別情告訴她。 柳別情言:“王尚書昨日來求君上派太醫時說,他兒子落水時,還有幾個大臣家的公子也在場,這幾人素來與他兒子不睦,他懷疑他兒子落水是受人所害,想讓攝政王替他主持公道,但攝政王不肯。” 李暮靄不解:“為什麼?他不是很得攝政王器重嗎,這麼大的事,攝政王竟不向著他?” 柳別情答:“因為其他幾人的父親都是攝政王的幕僚,其中不乏朝廷重臣,諸如大理寺卿、吏部尚書,而攝政王近來怕失了人心,如履薄冰,怎肯為他一人的捕風捉影而與其他幕僚離心,攝政王便讓他接受此事僅是意外。” 李暮靄想了想,對夏侯沉道:“他明知君上你與攝政王不合,還來找君上相助,且對君上說出實情,可見他多半有心轉投君上。” 夏侯沉只是淡淡地看了看她,不言一字。 “君上,你都說了他是個當丞相的料子,若能為你所用,不是皆大歡喜?”李暮靄苦口婆心地勸,“他下次來找你的時候,你就是試探試探,他若有心,你又有意,便能一拍即合!” 李暮靄說著還拍了下手。 夏侯沉轉眼看向他處,仍沒說話。 李暮靄算是看出來了,他拉不下面子。 從前他對這些大臣大都不屑一顧,遇事重罰,大臣們也怕他得緊,如今要他紆尊降貴去拉攏人家,他不太樂意。 “君上,如今郭相都沒了,你還想坐等大臣們主動送上門?你在大臣們眼裡已經變了很多了,若是再拿出你的誠意,表現出你的惜才,他們不會無動於衷。”她接著言,“你先前處置了不少大臣,如今留下的這些都是你捨不得殺的,是因為他們的政績你都看在眼裡對吧?你為什麼不試試讓他們聽你這位君上的話?” “你想得未免太過簡單。”夏侯沉應道。 李暮靄即言:“你不試試怎麼知道簡不簡單?”她一笑道,“你是不是覺得,你苦心孤詣了數月才得了這些大臣的追隨,像王尚書這樣的人,你要麼籠絡不動,要麼得花更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