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不顧百姓死活(第1/2 頁)
夏侯煜的神色越發沉重,話音也急:“君上,郭相作惡多端,牽涉其中的豈會只有葉長武等人,平日和郭相來往緊密的官吏都因嚴查才是,斬草不除根,後患無窮!” 夏侯沉看著夏侯煜,眸色淡然,不緊不慢地道:“皇叔,這兒只有你和朕,皇叔是什麼心思,朕知;朕是什麼心思,皇叔也曉得,無需揣著明白裝糊塗。” “君上……” 夏侯沉打斷他的話,道:“皇叔不如說說,刑部查得如何?” 夏侯煜讓自己平靜了些,拱手言道:“回君上,刑部一直在加緊查辦,查至今日,郭相已對散播流言等事供認不諱。” “他可有供出什麼共謀?” 夏侯煜沉默著搖了搖頭。 夏侯沉翻看奏疏,淡淡言道:“所以皇叔指證戶部主事等人的證據,僅僅是郭府下人的一面之詞?” “君上,不順著郭府之人的供詞查下去,怎能查出他們真正的罪證!” “戶部尚書連著兩日上奏,說臨川、欣州、新陽等州府春汛肆虐,災情嚴峻,戶部疲於協助各州府賑災,缺人手,工部和各州府都在為賑災的事訴苦,求朕增派人手,皇叔口口聲聲為了社稷,對此事卻置若罔聞,只因些捕風捉影的話就要從六部釜底抽薪。”夏侯沉抬眼看向夏侯煜,將手中的奏疏拋了出去,直直地摔在了夏侯煜面前,“朕這兒的奏摺日日堆積如山,皇叔讓朕如何回答?” 奏疏攤在地上,夏侯煜看了一眼,是臨川府上奏的災情的事,他沉眼拱手:“臣這幾日忙於郭相一案,疏忽了災情,是臣之過錯,臣稍後會助君上處置賑災的事。” “皇叔一心想讓他們罪有應得,就去找證據,朕說了,只要皇叔拿出確鑿的證據,皇叔要將誰繩之以法,朕都準。” 夏侯煜應了聲是,行禮告退。 夏侯煜走後,李暮靄才露面,他們方才的話她都聽見了。 她看了看御案上的奏摺,比往日是多了不少,原來除了郭相的案子之外,北凌還有災情。 諸國都有災情,他們大鄴也有,她聽師兄說,每逢有災情,長公主都會寢食難安,思索如何賑災,如何安撫百姓,因為大鄴的國庫不算充裕,存糧也不多,賑災之後日子就得過得緊巴巴的。 李暮靄見夏侯沉看奏疏時,眉間一直凝著愁緒,便知哪怕北凌物阜民豐,國庫充裕,他看著這些摺子,心裡也不輕鬆。 她另沏了一盞茶來,默默放在了夏侯沉手邊。 夏侯沉察覺到了茶的味道有異,與先前的不一樣,看了看她。 “蓮子心茶,降火的,喝了平心靜氣。” 柳別情送夏侯煜出宮去了,殿裡沒別的內侍,地上的奏疏無人收拾,她方才過來的時候順手撿了,放回了書案上。 夏侯沉放下奏摺,端起茶盞飲茶。 “我看攝政王好像不急著結案,與君上你的打算有出入,若是如此,君上你還要跟攝政王耗下去?如今又要管災情,不會很麻煩?” “他不急朕也會讓他急,一個早該了結的案子,朕沒功夫跟他糾纏!” 又是一日天明。 夏無念給她備了些食材,李暮靄去到景頤宮清點,她每日都在這兒做菜,柳別情特地派了兩個小內侍來當差,照看小廚房,給她打打下手。 今日夏無念沒來,另差了兩個下屬來送。 李暮靄進去的時候,正好聽見二人在聊天: 一人道:“聽說欣州的災情不輕啊,我一兄弟家裡整個村子都被水淹了,他爹孃撿回一條命,但村裡死了不少人。” “是啊,去年這個時候也有災情,那時先帝還在,先帝讓郭相去賑災,郭相把這事兒辦得妥妥的,今年郭相一進牢,這水災怎麼也壓不住了?” “你是不知,我昨兒回了趟家,外面的人都在說閒話,流言傳得沸沸揚揚的” “什麼流言?” 侍衛壓低了聲音:“說朝廷沒了郭相真不行,攝政王從前深受先帝器重,可自打從行宮回來,一門心思都在對付郭相上,哪兒管百姓死活。” “是啊,聽說攝政王還揪著郭相的案子不放,捕風捉影逼君上抓官員審問,他眼裡哪兒還有百姓的死活!” 他們看李暮靄來了,趕緊閉了嘴,笑著鞠了鞠,喚道:“穆姑娘好。” 李暮靄看了看後面,沒有別人,她小聲問道:“你們方才說的話真是宮外傳的?” 兩個侍衛相互看了一眼,一人言道:“穆姑娘是君上的人,我們不與姑娘見外,是民間傳的,傳得熱鬧著呢!” “是啊姑娘,你說王爺如今怎麼回事,從前王爺賢名遠揚,百姓都擁戴他,現在怎麼眼裡就只顧著盯著相府打壓。” 另一人又言:“人都是會變的,君上不就變了嗎,從前君上殺起大臣來那叫一個乾淨利落,如今要不是君上護著,朝中不知有多少大臣要遭殃!”侍衛笑了笑,“這話我我們也只敢私下說說,姑娘可千萬別告訴君上。” 他指了指旁邊籮筐,又言:“東西都在這兒,夏大人讓我們代他問姑娘好,我們先走了。” 李暮靄點點頭。 這些話連她都聽見了,夏侯煜怎會聽不見,他那麼在意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