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1/2 頁)
李暮靄吃了一驚,“表姐?” “你不知道?肖氏要想混進宮裡,得靠不少人幫忙,肖氏是先帝的貴妃,先帝都不在了,她哪兒來的面子,一定是有人看在了攝政王的份上。”阿六嘆道,“攝政王人都不在這兒,就有大把的人肯豁出去幫肖氏,可想而知他要是回來了,得掀起多大的風浪。” 李暮靄望了望天上,這麼說的話,誰勝誰負如今還真說不準,看來北凌免不了有一場腥風血雨。 紫極殿裡,夏侯沉正伏案看奏摺。 這幾日的奏摺又堆成了山。 她是南鄴人,服侍他理政的時候很識趣,從不會站得太近,奏摺上寫的什麼她不知,但猜得到,大都是地方官遞上來的年節賀詞。 外面已是日落黃昏,李暮靄呈上水和瓷瓶,“君上,該服藥了。” 瓶裡的藥丸已經快吃完,她準備下次做藥的時候試一試,在裡面加上一味藥材,看他會不會給。 李暮靄又言:“君上,過兩日就是除夕,皇城內外到處都是君上的親族,但對我來說,此地舉目無親……” 夏侯沉服了藥,放下杯盞,抬眼看向她,“你想說什麼?” “除夕我想告假一日,去看看殿下,他還小,第一次在異國他鄉過年。”李暮靄笑了笑,補話,“柳總管明日就能來上值,君上也不缺我這一日的侍奉。” 夏侯沉收回目光繼續看奏摺,沒有說話。 李暮靄唇邊浮出笑意,夏侯沉如此通常就是預設,不枉她這幾日盡心竭力地做事,就連他每日的膳食她都不光要挑選,還得負責善後,要將他不能吃的菜餚做做手腳,掩飾他的飲食有異。 除夕清晨。 柳別情服侍夏侯沉更衣,小聲言道:“君上,夏大人傷愈後徹查了那日慈安宮的事,誰幫過肖氏都已查明,等候君上定奪。” 夏侯沉一瞥柳別情,“肖氏一介婦人,諂媚逢迎的本事不輸別人,卻沒什麼膽識,她一人籌謀,掀不起當日的風浪,有人相助她也辦不到。” 柳別情言道:“君上聖明,肖氏的婢女道出了實情,肖氏的確是受人挑唆。” “是他?” 柳別情搖了下頭,“奴才先前也以為是攝政王在興風作浪,細查下來卻不是攝政王,而是肖氏的堂兄,豐遠侯肖常晉。”他接著說,“他是朝中老臣,君上登基後他忌憚君上,自請辭官返鄉,但他曾受先帝和攝政王器重,在朝中有些勢力。” “他們兄妹是一條船上的人,他憑什麼推自己的妹妹出來送死?”夏侯沉眉宇輕鎖。 “他們應當只是想借此機會,向君上施壓,逼君上放了夏侯敬,以備他日東山再起,沒想到……”柳別情頓住了,沒想到君上寧肯自損八千,也沒有讓夏侯敬活著走出宮門。 夏侯敬曾是攝政王竭力扶持的新君,他若逃出生天,攝政王那邊無疑會士氣大漲。 “君上,此事奴才會加緊再查查,攝政王先前與君上魚死網破,如今遲遲不回京,在外面也沒甚動靜,是不尋常。”柳別情又言,“安陽郡王和永國公主的婚禮已籌備妥當,明日交由太妃主持。” 夏侯沉點了下頭,看了看殿裡,徐徐問道:“李暮靄今日……” “李姑娘去了景頤宮,聽阿六說,李姑娘先前暫代奴才打理紫極殿事務,事事盡心,那日要不是李姑娘留心到了肖氏的婢女,讓夏大人抓了人,案子查起來會麻煩許多。”柳別情怕君上怪李暮靄因私誤公,另問,“君上是想見李姑娘,奴才去傳她來。” “不用,讓她去。” 景頤宮。 內府沒給這兒送年節要用的東西,也沒差人來佈置,李暮靄今日才帶了些紅燈籠過來,讓小順掛在簷下。 她坐在桌旁剪窗花,李闊守在旁邊,她剪一個,他就拿去貼在窗戶上。 李闊很開心,他小時候住在重華宮,那是個冰冷的地方,規矩森嚴,人情冷漠,每逢年節,只有他們住的地方能見著一些喜氣,只有她姐會點紅燈籠,貼窗花。 李暮靄剪著窗花,心裡記掛這一個人,喟嘆:“也不知道青蕊怎麼樣了,上次太后祭禮不見她,事後郡王府的人也沒敢再進宮拜祭。” “今晚呢,親貴們要進宮赴宴,她是郡王妃的話,會跟著進宮吧?”李闊言道。 “晚些時候我再過去看看,只要青蕊平安,咱們今年就算圓滿了,來年也要平平安安。”李暮靄拎著剪好的窗花,莞爾一笑。 “姐,我想姑母,不知道姑母近來好不好,有沒有被朝政上的事煩心。” 李暮靄在袖中摸了摸,摸出兩幅小像,拿了其中一幅給李闊,“瞧瞧吧,解一解思念。” 李闊驚異,“姐,你怎麼會有姑母的小像?” “誰讓長公主是我最最敬佩的人呢,我打小就聽師兄將長公主的故事。” 李闊見李暮靄手上還有另一幅小像,打趣:“那……那楚大人呢?” “楚大人當然是我最好的師兄!” 他們花了大半日功夫裝點屋子和院子,等到下午,景頤宮才總算有了年節該有的喜氣。 李暮靄又去小廚房忙活了一陣,做了幾個菜,打算和李闊他們吃個年夜飯。 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