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仙俠小說 > 我在蠻荒養獅子 > 第247章 稻田養魚

第247章 稻田養魚(第1/2 頁)

目錄
最新仙俠小說小說: 我以大夢煉長生我在蜀山斬妖除魔成聖人穿到西遊記拜孫悟空為師鍵盤俠的異次元冒險逆襲重生:反擊耀新生縱橫三界之鬼門小子異寂能御獸東荒我不慌史前元尊天之湮修仙錄之問道天涯不死修仙人心道征途綜影視:拯救意難平男二們仙緣道侶傳山野窮小子的修仙路我有一個神道界穿越修仙開局仙尊巔峰炸翻異?仙行盡虎嘯乾坤:萬物傳奇

沒一會兒,就裝滿一竹籃子的春筍,等處理好,這些都是美味的食物啊。 除了春筍,蘑菇的收穫也很大,一籃子又一籃子的蘑菇揹回駱駝城。 “走,現在就回去把它處理了。” 返回的路上,冰和蝶一人拿著一根被剝掉了外殼的筍,不停的把玩著,別說,這手感還真不錯。 手感和人的肌膚極其相似,只不過,卻是清清涼涼的,不像人的面板有溫度。 竹筍被分成了三種做法,一種是切片,用鍋煮熟後放在清水裡面泡,這種做法,多換幾次水就能夠炒著吃。 第二種同樣是煮熟後,在清水裡面泡,沒有苦味之後,就把它給曬乾,儲存到冬天,只需要用水泡發,就可以食用。 第三種,就是切成絲,放在罈子裡面醃起來,到時候就變成酸筍, 放在罈子裡面的酸筍,可以儲存一兩年之久,到了冬天再食用,完全沒問題。 這三種做法,都教給了草根他們,至於處理蘑菇,上一個冬季,他們就已經學會了,早已經駕輕就熟。 烏雲漸漸散去露出了太陽,暖洋洋的日光照在人們身上,頓時,有一種久違的感覺。 換了幾遍清水,就有人拿出筍片,放在嘴裡面嚐了嚐。 “果然,這竹筍已經不苦了,你們也嚐嚐看。” “還真的是,確實不苦了。” “這麼神奇,我也試試看。” 處理竹筍的這些人,開始議論紛紛,一個個都先後嘗試,都得到了同一個結論,那就是苦味沒有了。 當晚,駱駝城裡就吃上了竹筍製作的食物,口感甚至超過了野菜,一時讓眾人唏噓不已。 都在悔恨,之前不知道這竹筍的做法,這麼美味的食物都錯過了,同時,更加崇拜石名。 “駕。” 第二天,石名並趕著著牛車,要返回鍊鐵城,這一趟過去,要把春筍的製作方法教給他們。 還有,就是去看看稻穀長勢怎麼樣,是不是已經可以放魚苗了。 烽火城這裡,非常的壯觀,加上這些奴隸,人數達兩千人之巨。 城牆已經修到了三米高,就差鋪上一層磚,還有護欄。 如果不是因為燒出來的磚供應不上,這城牆應該十天半個月就能完工了。 城牆裡面建造好了一間又一間的木頭房子,由於人多,就連城外都搭建了不少草屋,用來給奴隸居住。 這些奴隸,在這一帶非常陌生,都不敢亂跑,就怕步了甲殼的後塵。 甲殼在這些奴隸當中,時不時的就拿出來鞭屍一頓。 什麼甲殼的墳頭草草都已經一腰高,什麼甲殼的屍骨都已化成了土,還有什麼墓前良好之類的。 再者說,這些奴隸都能夠天天吃飽,待遇比食人部落那邊還要高,烽火城這裡的人,都沒有一個是閒著的。 哪怕是麻古帶領的人,只是沒有奴隸辛苦而已,要負責開荒,種地,修建房子。 建造城牆有些技術活,還是得石國的人上,這些奴隸可幹不了。 並沒有在烽火城停留,趕著牛車,直指鍊鐵城走去。 “咯咯咯。” “蝶,你笑什麼?” 石名還有冰,都不知道這蝶一個人在那樂什麼? “國王,你看咱們的鞋。”將腿伸直,給石名看。 一看之下,這雙鞋也沒啥特別的啊,於是就回道。 “什麼也沒有啊,要看什麼?” “嘿嘿,就是什麼都沒有,咱們的鞋乾乾淨淨,都沒有泥巴。” 蝶一臉傲嬌之色,誇讚道:“這牛車太好了,要不然下雨天,咱們的鞋子就和他們一樣,沾滿了泥土。” “呃。” 原來,這就是蝶一個人在那樂的原因,還以為是啥好事呢。 鍊鐵城這邊,只會偶爾出現幾朵蘑菇,去找蘑菇,根本就不划算。 重心要放在竹筍上,第一批製造出來的標槍,就是用竹子做的,在這邊竹子確是比駱駝城那邊多。 “林亮,巫,你們派人去把竹筍給砍回來,教你們幾種吃法。” “國王,要砍多少?” 聞言,石名就是一愣,這倒怪自己沒有解釋清楚,只得繼續說。 “需要很多很多,可以留存到冬天食用。” 這麼說,巫就明白了,當即把合適砍竹筍的人,都給派了出去。 講到可以留存到冬天,那可是非常重要的事情,絲毫不能馬虎,這冬天的食物太少了。 “巫,林亮,隨我去看稻田裡面的秧苗,看看能不能養魚了。” 石名看到的彷彿不是稻穀,而是一種希望的象徵,秧苗在春季的陽光下搖曳著,彷彿在告訴人們,生命的無限可能。 之前就為稻穀的生長,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在陽光照耀下,已經生出了嫩綠的葉片。 莖杆對比剛移栽下去時,明顯粗壯了不少,葉片也更加翠綠。 “你們看,已經有雜草芽冒了出來。” 幾人定睛一看,還真的如石名所說那樣,這些雜草密密麻麻的,要是長大了,那可如何是好? “嘿嘿,所以說,魚苗可以放入稻田裡面了。” 巫這小老頭眨了眨眼睛,激動的說:“國王,是要用於吃掉這些雜草芽嗎?” “巫,你猜對了,這魚吃了這些草芽之後,又會長大,到時候咱們再吃魚。” 這一套迴圈下來,

目錄
大明我大伯是朱元璋賀總夫人又來蹭氣運了農家狀元郎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