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潘淑:陛..陛下?(第1/2 頁)
“這避暑宮乃是孫權曾經的離宮,除了避暑宮之外,從山腳到山頂還有讀書堂、議政殿和武昌樓。”
一行人行至山間,譚紹又充當著嚮導為梁王介紹起來。
夏侯獻忽然瞧見路邊有兩塊巨石,各自一分為二,一立一臥,宛如刀砍斧劈過一般,遂目光停留於此。
見夏侯獻有興趣,譚紹旋即解說道:“當年劉備到東吳來招親,正是住在這避暑宮裡。據說這兩塊石頭正是劉備與孫權二人所劈......”
一邊聽著,夏侯獻一邊腦補著畫面。
劉備拿著雙股劍心中默唸:若能平安返回荊州,成就王霸之業,劍下石開!
孫權持劍同樣默唸:倘若能奪回荊州,興盛東吳,劍到石開!
彷彿那個波瀾壯闊的漢末爭霸年代就浮現在眼前。
一行人繼續上山,很快便來到了避暑宮,殿前有涵息泉、滴滴泉、活水泉三處清泉,但今春雨少,只剩涓涓細流。
“宮舍已為大王打理完畢,請這邊來。”
耳邊迴盪著潺潺水聲,夏侯獻的車駕緩緩駛入宮舍。
或許是多年的習慣使然,夏侯獻即便是休沐時也會在抽空聽政。
沒辦法,如今大半個天下都在自己肩上扛著呢。
“大王,杜使君今日上疏了關於江夏郡農業生產的奏章。”
“據前武昌典農都尉署的官吏統計,今年江夏大部包括武昌在內的地區降雨量稀少,開春以來的降雨次數比去年還要少。”
“春季正是作物生長的關鍵期,若是得不到充足的水分,勢必會影響產量。”
“杜使君上疏中表示憂慮,萬一今夏武昌一帶大旱,則春耕作物難以活到夏收,須早做籌謀,防患於未然。”
半躺著在座榻上,夏侯獻一邊聽著,一邊享受著侍婢手法超群的按摩,不時一顆顆汁水飽滿的葡萄被輕柔地送入口中。
誇杜預是個全才不是一兩回了,可還是想誇讚一句。
杜元凱竟然連天文學、氣象學都有所涉獵,還有什麼是他不會的呢。
其實近來夏侯獻看過一些關於武昌農業的上表。
武昌一帶土地貧瘠還時常遭旱,當地的糧食供應十分依賴揚州的豫章郡。
夏侯獻坐起身子,看向那名官員:“這如何防患於未然,杜元凱想必比孤更為在行,無非就通渠和分散就食。”
“告訴杜元凱,孤會重設武昌典農都尉一職,負責武昌及周邊各縣屯田、水利之務,歸他統屬。”
那人走後,夏侯獻又懶洋洋地躺在榻上。
既然仗不打了,要趕快撤軍讓將士們迴歸原屬地就食,否則全扎堆在武昌要把這裡吃破產,若是今夏真的大旱,那可要遭殃了。
............
讀書堂後府的廚房內,侍婢們忙忙碌碌,諸葛靈和潘淑也帶頭忙活著。
諸葛靈揉著面,手背蹭了蹭臉頰,餘光看見潘淑磨磨蹭蹭的,一副不知該如何下手的樣子,問道:
“你做過飯食嗎?”
潘淑有些臉紅:“許多年沒有做過了。”
諸葛靈嘆氣:“大王吃不慣江東的食物,還是喜食麵食。”
“在武昌這段日子,我隔三差五就要做一次。”
“算了,你還是別弄了,等下大王就快回來了。”
諸葛靈繼續忙活著,有些嫌棄地瞥了潘淑一眼。
潘淑頓了頓:“我...我可以學。”
諸葛靈忽然停下了手上的動作,轉頭蹙眉看向她。
這女人真不把我當外人呀,就這麼赤裸裸地展示心機,該說你聰明還是傻呢。
諸葛靈很是無語,但還是教潘淑揉麵,製作面片。
又忙活了一陣,終於是做好了一份湯餅。
諸葛靈拿起筷子驗了驗貨,看著薄厚不一、造型奇特的面片,深深皺眉。
“罷了,先這樣吧,大王從酒宴回來想必也吃不了幾口。”
“你們幾個,把餐食端去大王處。”諸葛靈對著幾個侍婢吩咐一句,帶著潘淑走出了這裡。
剛走到門口,卻見一侍衛帶著孫魯班走了過來,手上還拿著一件絲質的衣物。
“諸葛夫人,這是大王讓我....”
“我?”不等孫魯班說完,諸葛靈便出言打斷,“你該是何種自稱,心裡沒數?”
賤人!
孫魯班微不可見地咬牙,喉嚨滾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