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軍區調動(二)(第1/2 頁)
秦朗有些詫異地看向司馬懿,心說這老傢伙怎麼會推薦宗室的人?
夏侯獻打量了司馬懿一眼,說實話一開始他也沒能明白對方的用意。
原本他是想把王昶調走,換上自家人出任兗州的,畢竟兗州毗鄰沛國又與司隸接壤乃是根基所在,總歸是交給自家人會好一些。
當時他心目中最合適的人選正是夏侯淵的第四子,夏侯威。
然而司馬懿卻主動推薦了他,這無疑是尋求利益交換。
當然,夏侯獻完全可以不承他這個情,但現在這麼做明顯是不智之舉。
他開始試著分析司馬懿到底想要什麼。
記得剛才司馬懿在推薦胡遵被王凌反駁後就沒再爭取了...按照司馬懿的性格,他絕不會毫無目的的搞這麼一出。
忽然他想起了一件事,之前在王凌做鎮東將軍時起,由於魏國的揚州只有兩個郡,所以他還兼任豫州刺史以便於在戰時調動弋陽、安豐等郡的兵力。
至於現在,滿寵只是以太傅之位掛了個揚州大都督的頭銜,實則豫州目前是沒有刺史的。
夏侯獻終於明白,司馬懿一開始就沒想去爭揚州刺史。
反而這種退而求其次的態度,也會讓王凌無法反駁。
既然如此那就順水推舟吧。
給他豫州刺史又如何?
畢竟豫州在戰時可以被揚州都督徵用,而在名義上它卻是由鎮南將軍都督。
沒那麼容易擁兵自重。
“太后,臣還有一事請奏。”昭陽殿內,夏侯獻的聲音再一次響起。
郭太后莊重地說道:“大將軍請講。”
“滿太傅上任揚州之後並未兼領豫州軍務,方才太尉推薦的胡遵將軍這些年來南征北戰,戰功卓著,如此良將理應得到升遷,故而臣舉薦後將軍胡遵為豫州刺史。”
夏侯獻的話音落下,司馬懿面色如常臉上毫無波瀾。
王凌雖然保持著姿態,卻也是一時語塞,他總覺得哪裡不對但又說不上來。
因為到目前為止,他的需求大致得到了滿足。
郭淮和王昶都得到了合理的任命。
反觀司馬懿和夏侯獻只是一唱一和,各自任命了一個刺史。
所以到了這個時候他都不好意思再去提令狐愚的事情了。
照理說,他是今日最大的贏家才對,可為何心裡卻如此不暢快呢。
郭太后等夏侯獻說完,又等待了片刻,才開口問道:“諸公可有異議嗎?”
見幾人不語,應當算是預設了,郭太后隨即拍了板:“那就這麼辦吧。”
不過話音剛落,她發現似乎還有疏漏之處,雖說她不懂這裡面的門道,但起碼的常識肯定是有的。
郭太后隨即問道:“對了,方才司空所言,雍州刺史調任揚州,那麼新任雍州刺史該由何人擔任呢?”
夏侯獻目光看向司馬懿、王凌二人,他們似乎比較識趣並沒有插手之意,於是當仁不讓地說道:“臣推薦,平州刺史鄧艾。”
.........
洛陽,右將軍府。
“叔父,此去一別又不知何日才能再見啊。”
聽說夏侯霸明日就要回長安,夏侯獻特地前來府上一敘。
“奉明,雖然這麼說不太好,但如若你我叔侄二人天天相見,那恐怕不是什麼好事啊。”
夏侯霸這個玩笑很冷,夏侯獻也是在腦海裡過了好幾遍才明白對方到底是何意。
如今自己為大將軍,對方為鎮西將軍的督將,若是能夠天天相見,要麼是對方丟了兵權回洛陽做官,要麼就是雍涼發生大規模戰事,需要大將軍親臨。
不多時,府上的僕人端來兩碗吃食。
夏侯霸熱情地介紹起來:“奉明啊,來嚐嚐關中的湯餅,這次回洛陽我特地帶了個關中庖丁回來。”
夏侯獻看向案臺上的木碗,熱氣撲面,還能嗅到濃郁的羊肉味。
看著夏侯霸的樣子,他感覺叔父的性格變得開朗了不少,就是不知他有沒有被自己阿父給帶壞。
“叔父的口味都變得像關中人了。”夏侯獻面帶笑意地說著,順勢端起肉香四溢的湯碗。
“十二年了吧。”夏侯霸先囁了一口湯,隨後拿筷子夾起面片大口朵頤。
夏侯獻笑了笑,也大口吃了起來。
兩人炫完後,夏侯霸帶著夏侯獻在庭院裡散步消食。
沒過多久,夏侯霸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