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野心(第1/2 頁)
送別了夏侯莊,夏侯獻回到案前,讓人拿來一卷冊子。
這是夏侯玄所著的《時論》。
夏侯玄本想著待到上任之後再找一合適的時機向夏侯獻進策,不料夏侯獻早就從鍾會那裡有所耳聞,迫不及待地向其討要了過來。
這份《時論》可謂是傾注了心血,夏侯獻注意到這裡面首先便強調,要削弱地方中正官的權力。
要知道在九品中正制下,地方中正官權力之大是難以想象的。
哦,你是河東裴氏?河內司馬氏?
咔咔一頓操作就是高品。
哦,你是南陽鄧氏?隴西李氏?
抱歉,中下品。
然而訂品只是一方面。
正常來說,大部分官吏都由吏部尚書任命,中正的職責本來是評議士人的德才家世進行品評,作為選官的根據。
而吏部則是根據中正官的品鑑,對士人進行任命。
但在實際過程之中,中正官的許可權已經直接超越了吏部,直接干涉官員的任命,這種情況直接造成了官員任命的混亂。
夏侯玄對此深惡痛絕,他主張級官員要各司其職,中正官只應該負責對士人的評價,不要越權行事。
這個建議夏侯獻很是認同,他可以以整頓官吏為名,順勢削弱世家的權力。
但夏侯玄提出的另一項舉措就有點作死了。
他竟然要改革州郡縣制度,裁撤郡一級別的行政機構!
這直接給夏侯獻看笑了,這不直接把世家的碗給掀了嘛。
世家之所以盤根錯節,就是仗著“郡望”,你直接把人家命根子端了,人家能幹?
夏侯獻一直認為,歷史是有發展規律的,想要改革需要徐徐圖之,而不是連根拔起。
正在他看得專注之時,忽然有府吏進來稟道:“丞相,有客求見,自稱是曹囧。”
“曹囧?”夏侯獻反應了半天才想起來此人身份。
此人是曹操從堂侄,曹植的族兄弟,雖然跟夏侯獻年紀相仿,但實際比他還大上一輩。
“快請。”
不多時,曹囧來到了正堂。
夏侯獻跟他沒打過交道,不過還是以禮待之。
“族舅且坐,不必拘禮。”
曹囧坐下,捋了捋鬍鬚。
近日他聽聞,有不少宗室子弟都得到重用,召入洛陽為官。
對此他很是高興。
儘管他的血脈離皇氏甚遠,得益於此他才能夠相對自由,不用被圈養在封地,但他其實對文帝、明帝兩朝對宗室的子弟的壓制之現狀十分擔憂。
所以他一來便開門見山地說道:“我此番叨擾,是為向丞相獻上一本《六代論》。”
“願聞其詳。”夏侯獻也爽快,洗耳恭聽著。
曹囧把一沓冊子遞到夏侯獻的案前,隨後入坐。
這一沓冊子洋洋灑灑的寫了很多字,夏侯獻一邊翻看,一邊聽著他講述。
他是以夏、商、周、秦、漢、魏六代興亡之事為鑑。
秦為何二世而亡,因為秦國君主不任用自己的親人,讓自己的親人手裡沒有權力。這就像砍去了人的四肢,只靠胸部、腹部來做事。
而漢朝吸取了教訓,大封子弟,但劉邦封出去的諸侯的疆域太大,為日後七國之亂瞞下隱患。
之後漢武帝執行推恩令,讓諸侯國的疆域越來越小,甚至到最後取消了很多諸侯國,以至於到漢成帝的時候,劉姓諸侯零落殆盡,已經積重難返。最終,王莽篡權。
到了東漢末年,朝廷一直被外戚、宦官等輪番把持,國家政權逐漸崩壞。
最後到了大魏一朝,不吸取教訓,反而變本加厲地壓制宗室,皇族子弟的封國只擁有一個小的縣,空有其名,活得甚至不如豬狗。
倘若遇到動亂,縱使宗室有心,卻也無力為皇室效力。
所以曹囧建議分封宗室子弟,授以軍政實權,以抑制異姓權臣,強幹弱枝,鞏固王朝統治。
聽完了曹囧的論述,夏侯獻感慨頗深。
歷史真是一個輪迴,每個王朝都是基於前朝敗亡原因而調整國策,但發現很難找到一個完美的平衡點。
殊不知,司馬炎也是這麼做的。
不過老實講,若不是司馬家殺得太過紅眼,北方還真不一定被胡人入主。
夏侯獻是要提高宗室的權力沒錯,但需要找到平衡點後再去推進。
他對曹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