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仲恭兄,我們去打高句麗!(第1/2 頁)
“兩萬……?”毋丘儉起初沒能理解對方的意思。
不過他是個聰明人,心中琢磨了一下便稍微有所頓悟:
奉明這是沒把烏桓鮮卑這樣的僱傭兵當人看啊。
“呵呵呵~”回過味來的毋丘儉捋著他的大鬍子笑出了聲。
“其實也不必太過悲觀,胡人們雖說裝備落後,打仗也沒什麼章法,但畢竟騎兵眾多還是有一戰之力的,我們可不能小瞧了他們。”
“我並不會小瞧任何人。”夏侯獻罕見地沉著臉,“反倒是仲恭兄...是否小瞧他公孫淵了?”
話到此處,毋丘儉神色變幻,很快收起臉上的笑容,心中開始反覆咀嚼著對方的話語。
在他的徵遼方略中,他將隱藏進軍行蹤偷偷進發遼東,然後給對方送去朝廷的璽書。
若是公孫淵識相直接束手就擒,那就最好不過,當然了,大機率還是反抗,屆時他只需要大軍直逼他襄平,事情便可塵埃落定。
他是不介意跟公孫淵正面對決的。
可實際上呢...
歷史上的毋丘儉就是這麼信心滿滿的帶著大軍去了,然而公孫淵也不是傻子,他敏銳察覺到了埋伏在外的魏國大軍,隨即發兵在遼隧與毋丘儉開戰。
兩軍僵持日久,不巧又遇到了暴雨,導致遼水暴漲,最後曹叡看完了戰報當即就令毋丘儉撤回了右北平。
雖然後世對這場戰爭的細節不得而知,但試想一下,之後二伐遼東的司馬懿遭遇了近一個月的大雨依舊不撤軍。
可想而知,毋丘儉一伐時戰況一定到了不得不退的地步。
“公孫氏盤踞遼東近五十載,在外安撫戎狄,在內練兵備戰.....仲恭兄真的認為真的那麼容易得長驅而入,得勝歸來嗎?”
夏侯獻語重心長的說道。
“奉明這番話...倒是和衛公之言有幾分相似。”
毋丘儉想到,自己當初在給陛下上表時朝中便有人極力勸阻,那人便是衛臻。
而且衛臻說得相當直接,總結起來就是:異想天開!
不過曹叡還是給與了毋丘儉極大的信任,以至於他始終對徵遼一事信心滿滿,直到夏侯獻這一問。
“我明白了。”被潑冷水的毋丘儉並未感到沮喪,反而他很感謝對方把他點醒。
“遼東的常備兵力雖然只有兩萬,但若是到了不得不戰的地步,遼東、玄菟、帶方、樂浪四郡加起來最多可以集結五六萬之眾。”
“他們只要採取層層阻攔,再設法破壞我軍的補給線,我軍一旦不能速勝,就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
“正是如此。”夏侯獻認同地點了點頭,“薊縣到襄平一千五百多里,一旦我軍陷入戰爭泥潭,仲恭兄以為那些胡人會繼續逗留下去嗎?”
“所以奉明才沒把他們算進去吧。”毋丘儉這會兒才算是理解夏侯獻剛才的話,笑著說道:
“也對,帶著胡人部落打打秋風可以,戰事若是順利他們比誰都要爭先恐後....可一旦陷入苦戰,即便是不棄軍逃走,也不堪一用了。”
夏侯獻帶著玩味的笑容:“對此我可是深有體會。”
“奉明這是被烏桓人坑怕了。”話到此處,兩人相視一笑。
毋丘儉自然是聽說過之前塞外之戰的事情,可隨即卻又嚴肅了起來:
“現在想想,衛公所言有理。想靠一支偏師來徹底解決遼東問題或許真是無稽之談。”
“話不能這麼說。”夏侯獻話鋒一轉,“此事我們還需從長計議,說不定有別的辦法。”
雖然不願意承認,但二人此刻都明白,想要一戰而定,搬出中軍主力是最穩妥的選擇。
可要知道,他兩人都是剛上任不久。
夏侯獻還稍微好點,毋丘儉卻是屁股都還沒坐熱呢。
若是一兵一卒都沒動就直接呼叫援軍,這等於就是在啪啪抽曹叡的耳光。
所以毋丘儉看著對方一臉從容的模樣,眼神立刻變得熾熱起來:“我聽奉明這意思,是早有用兵方略了吧。”
“勉強算是吧。”夏侯獻微微點頭,“只是有了初步構想,還需仲恭兄幫我參謀參謀。”
“這是哪裡的話。”毋丘儉這才發現,兩人直到現在還站在地圖前談話,趕忙說道:“奉明別站著了,你我坐下慢慢說吧。”
“好。”
兩人很快入座,毋丘儉很自覺的坐於下首的席位,把上首的帥案讓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