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挾天子出征(第1/2 頁)
就在幽州軍光速奪下冀北兩郡時,早有準備的洛陽中軍也在數日內集結完畢,出征平叛。
此時洛陽還不知冀北的戰況,有意思的是,幽州叛亂的第一手訊息竟是從一個意想不到的人那獲得的。
兗州刺史州泰斬使表態,讓夏侯獻倍感欣慰,當即賜他假節之權,命他召集兗州諸軍備戰。
不過夏侯獻並未急著讓州泰北上,而是令他留在河南,畢竟河北還有鄧艾的駐軍,不用太過緊張排程,這反而會使河南空虛。
毋丘儉的“討賊檄文”中打的是太后和齊王的旗號,儘管廟堂諸公都知道這是子虛烏有的事,但天下人卻不一定都清楚。
毋丘儉此舉相對於是公開否認了曹啟皇位的正統性,於是乎夏侯獻此番打算帶著七歲的小皇帝一同出征。
此刻的西堂內,一臉稚嫩的曹啟在宮女的服侍下換上冕服。
之後他坐在龍榻上,不安地跺著腳,不多時喚來小黃門李禪。
“陛下。”李禪恭敬地站在階下。
“李卿,可有蜜水?朕,朕渴了。”
曹啟依稀記得第一次來這太極殿,喝下那杯蜜水後,緊張的情緒便一掃而空,這讓他產生一種依賴。
“有的,陛下稍候,奴婢這就去張羅。”李禪立刻吩咐了下去。
沒過多久,李禪聽到外面有小宦官叫他,遂向皇帝行了一禮,轉身向門外走去。
到了門外,抬眼便看見一身著年輕官員,那人穿絳朝服,頭戴武冠,冠帽右側有金蟬紋飾,插著貂尾。
李禪很快認出,此人正是丞相大公子,關內侯,散騎常侍,夏侯淼。
夏侯淼左手持瓷杯,右手扶著佩劍,他看向李禪,隨即單手解下佩劍,遞給對方。
“李內官,陛下準備好了嗎?”
李禪答道:“陛下看上去有些緊張,向奴婢索要一杯蜜水。”
“我來吧。”夏侯淼抬起手中瓷杯,笑著向堂內邁去。
堂外光線明亮,曹啟抬眼看去,只看到一道高瘦的陰影,但他沒多想,開口便問:“李卿,蜜水拿來了嗎?”
直到那人走近,曹啟才看清那人容貌,不禁有些變色。
夏侯淼向天子走去,他雖然卸下了佩劍,但卻沒有躬身屈步而行。
曹啟覺得哪裡不對,但又覺得理所應當。
不過到了近前,夏侯淼還是恭敬地把瓷杯奉上。“陛下請用。”
曹啟小心翼翼地接過,抿了一口,隨後才咕咚咚喝了起來。
“陛下,要起駕嗎?”
耳邊傳來夏侯淼的聲音,那語氣裡並沒有催促之意,但曹啟卻愈發的緊張起來。
半晌,他終於鼓起勇氣問了一句:“朕可以不去鄴城嗎?”
聞言,夏侯淼邁前一步。
曹啟心中驚愕,有點後悔問這句多餘的話,於是想連忙改口。
可這時,夏侯淼卻停下了腳步,拱手道:“陛下順應天命,繼位為君,沒有人可以否認您的正統。”
“現如今賊人企圖讓無道之人復辟,這是對您的挑釁,這是對您的蔑視。”
“故而我等忠貞之士,絕不能讓賊人辱沒了陛下的尊名,而今只有陛下親臨河北,才能使將士眾志成城,才能使河北歸心。”
曹啟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儘管他暫時想不通皇帝親征這裡面的各種政治意義,但此刻他覺得夏侯淼說得對。
“夏侯卿,備駕吧。”
“臣,遵旨。”
....
在安排完曹啟儀仗等諸多事宜後,夏侯淼回到府中向阿父彙報進展。
此番作為皇帝內侍,他不僅負責伴駕,同時還臨時行相府參軍事,一同隨大軍出鎮鄴城。
其實早在戰前,夏侯獻就對毋丘儉的實力做了評估。
首先,魏國在經過一次“相對詳盡”的人口普查後得知,魏國傾國之力最多可調動55-60萬兵(包括軍屯)。
這其中關中一帶常駐兵力8萬左右,涼州一帶為了防止羌胡叛亂,也有常駐兵力2萬。
單是一個西部戰區就幾乎抵得上蜀漢舉國之兵,這也就是為什麼自武侯之後,蜀漢歷代執政者都不願大肆興兵,以舉國之力來賭一個虛無縹緲的未來。
而在南線的荊州,原本只有襄樊一帶的魏軍便有8-9萬的常駐兵力,在這幾年不斷擴張後,更是來到了恐怖的13萬。
至於東線的揚州,那裡靠近江東最核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