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新皇登基(第1/2 頁)
王肅皺著眉頭看向曹霖。
“大王,有何不妥嗎?”
曹霖道:“阿啟是孤的嫡子,未來是要繼承東海王的爵位,況且此子生性軟弱,無甚大才,恐怕不足以奉宗廟吧。”
王肅眼角抖了抖,心說,你當這是菜場啊,還能這般討價還價的!
沒等王肅開口,曹霖將庶長子曹髦推了出來,“我兒髦,天資聰慧,膽大心細,別看他才八歲,他若是做了皇帝,絕不會比曹芳那昏君差。”
“咳咳!”羊耽提醒道,“大王注意言辭,莫要對齊王不敬。”
哼!黃口小兒罷了。
曹霖沒接羊耽的話,轉而又對王肅言道:“王公以為如何?”
王肅有些不悅,盡力壓著怒氣,道:“大王莫要說笑,太后詔令代表著廟堂諸公的共同所願,豈能更改!”
曹霖雖然不敢出言不遜,但卻沒給王肅好臉。
羊耽見狀,上前做起和事佬:“我理解大王的心情,畢竟是嫡子嘛....但太后詔令難違,還望大王不要為難我等。”
他轉頭看向曹髦:“我看高貴鄉公確為英才,日後不妨以他來繼承您的王業,更能使東海國日漸昌盛啊。”
曹霖聽完,還是一副“你說不動我”的樣子,雖然他知道他改變不了什麼大局,單純就是平日裡跋扈慣了,話既然說出了口,你就得給我個臺階下。
老實說他想讓曹髦去是有私心的,雖說這死孩子總是跟他作對,但有膽量跟他叫板的人,才適合做皇帝。
而曹啟....只會是權臣的玩物。
他方才幻想了一下,若是曹髦日後掌握了大權,他自己不就跟著起飛了。
雖然明皇帝曾下詔,禁止入繼大宗的小宗之子追尊親生父母為帝后。
但這玩意,誰當權誰說了算唄。
到時候自己也封個皇帝尊號,想想就美呀。
羊耽見給了對方臺階還不下,索性不給了:
“大王,如果您真的捨不得世子,我可向丞相請示,將您的封國遷往京畿附近,如此一來便可以父子常聚。”
“別,別了。”
曹霖態度一下子軟了,趕忙推了推身旁的嫡子:“啟兒,還不領旨?”
曹啟再次上前,接過了詔書,又回頭看了阿兄一眼,曹髦給了他一個堅定的眼神,意思是“你能行”。
曹啟這才深呼吸一口,雙手握著詔書,開口道:“曹啟,領旨。”
看到這一幕,三位天使都鬆了一口氣。
迎立之功是許多臣子可遇不可求的事,做好了名利雙收,但辦砸了很可能身敗名裂。
雖說有小插曲,所幸還是辦成了。
王肅三人齊齊拱手,為首的羊耽開口道:“世子殿下,請隨我等回洛陽吧。”
.......
五月。
曹啟儀仗抵達洛陽,當日文武百官在西掖門拜迎。
西掖門外熱鬧非凡,官員們望著車駕揖拜。
車駕上的曹啟臉色發白,他自出生起就沒出過東海,準確說就沒出過郯城。
一個七歲的孩子從未見過這樣的場面,他不敢掀開車簾,只是緊緊地捏著拳頭。
“諸位,王世子舟車勞頓,遣老臣替諸位道:免禮。”
“謝世子!”百官再拜。
儀仗在群臣、官兵、洛陽市民的簇擁下進了西掖門,向東而行,遠遠看去,宛如一字長龍。
到了車止門,所有人下馬步行,轉而順著銅駝大街向北轉向。
曹啟雖未登基,但仍被允許駕車北上。
進了宮城,來到太極殿,車駕終於在太極殿東堂外停下。
黃門監李禪笑臉相迎:“世子殿下,請隨奴婢來,太后在東堂等您。”
曹啟下了馬車,抬頭看了看巍峨的太極殿。
我以後就要住在這裡嗎?
我好怕,我要阿母,這裡不是我的家!
見到曹啟一副要哭的樣子,李禪有些不知所措。
羊耽準備抽身,畢竟送到此處他的任務就完成了。“有勞內官了。”
李禪點點頭,將拂塵換了個方向,隨後轉頭對著幾個小宦官耳語了一番。
不多時,幾人回來了,手中捧著一精美的瓷杯。
李禪把它恭敬地遞了上去:“殿下舟車勞頓,一定渴壞了,奴婢這有一杯蜜水,還望殿下不要嫌棄。”
看著對方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