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廢立(四)(第1/2 頁)
如果不是隔著層紗簾,群臣定會看到郭太后那震驚無比的臉龐。
她吞了吞喉嚨,一時不知該如何開口。
那份聯名書遞了進來,郭太后鄭重地接過,低頭觀看。
上面洋洋灑灑地寫著許多名字,一些沒資格參加朝會的小官,例如崔贊、博士張範、衛瓘等人名字都赫然在列,甚至還有未到場的外鎮的將軍,夏侯霸等人。
可是
永寧宮殿內沉默了許久,郭太后的聲音終於從紗簾中傳出。
“諸卿皆是朝中重臣,國之棟樑,既然諸卿都認為陛下之德行,不足以承天業,奉宗廟,本宮又有何理由拒絕?”
“只是本宮有一點不解。”
桓範出列言道:“請太后示下。”
群臣中,三公中的兩位雖在列,但還是把群臣代表的機會讓給了大司農。
“這表上,為何沒有丞相的名字?”
桓範道:“丞相受先帝託孤之重,又是陛下之(表)叔父,看著陛下就像看自己孩子一般,丞相他實在不忍。”
接著話鋒一轉:“然,丞相若是不忍辜負先帝,卻會因此辜負了社稷啊,故而臣等才來向太后請示,望太后做主,以社稷為重。”
郭太后恍然這是先斬後奏啊!
奉明他到底是什麼態度?
這種時候她怎麼敢獨自做主。
雖然有群臣兜底,即便是當場應下也沒什麼不妥,可奉明之前從未跟自己討論過廢立之事,她真的不清楚對方是否有被群臣裹挾。
一陣紛亂的思考,郭太后沉聲道:“廢立之事,關乎國本,上表沒有當朝首輔的簽名,恐怕不妥,此事再從長計議吧。”
“太后,臣”
“不必多言。”郭太后鼓起勇氣,拿出臨朝稱制的威壓。
“是。”
“臣等告退。”
【曹據,父—太祖武皇帝,母—環太妃,建安十六年,封范陽侯。
建安二十二年,徙封宛侯。
黃初二年,進爵章陵公。
三年,徙封章陵王。
同年徙封義陽王。
同年徙封彭城王。
同年又徙封濟陰王。
四年,改封定陶王。
太和六年,改封彭城王。】
放下這本卷宗,他又拿起手邊另外一份。
【曹彪,父—太祖武皇帝,母—孫妃。
建安二十一年,封壽春侯。
黃初二年,徙封汝陽公。
三年,徙封弋陽王。
同年,改封吳王。
五年又徙封壽春。
七年,又徙封白馬。
太和六年,改封楚王。】
夏侯獻看著彭城王和楚王的這兩份履歷,搖頭輕笑,曹丕是真的愛了愛了。
接著他又拿起另外一份。
【曹霖,父—文皇帝,母—仇昭儀。】
大致掃了一眼,作為曹丕的兒子雖然沒有了遷來徙去的命運,但黃初三年曹霖被立為河東王。
五年,諸王一律降為縣王。
直到曹叡繼位,他才再一次被封為郡王,改封東海王。
他有兩個兒子,嫡子東海王世子曹啟;庶長子高貴鄉公曹髦。
就在這時堂外走來一府吏,步履匆匆。
“丞相,大司農桓公、太尉蔣公、燕王殿下等一眾朝臣在府外求見。”
夏侯獻捏了捏眉心:“不見。”
吱呀一聲,相府府門被開啟,相府小吏迎著群臣的目光頓時覺得壓力倍增,連忙拱手,聲音都有些顫抖:
“諸公,丞相今日身體不適,不便相見,他令在下轉告諸公,若有要事可於明日朝會商議。”
“啊這”
群臣嘀嘀咕咕。
府門再一次緊閉,群臣面面相覷。
府內,夏侯獻繼續看著族譜,看到了燕王子曹璜的名字,不禁皺眉。
“燕王的兒子難道不是歷史上的魏元帝曹奐?莫非還沒出生?”
不過疑惑只是短暫一閃,他並不在意此事。
立一個話都不會說的幼帝實為不妥,畢竟廢黜曹芳是以天子無道,另立賢君為由,但轉手立一個沒斷奶的娃娃,豈不是吃相太難看。
於是他直接排除了這個選項。
翻了一圈,最終只有楚王曹彪,彭城王曹據,東海王世子曹啟和高貴鄉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