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新的主薄 張平(第1/2 頁)
王經卸任後,漁陽太守的位置需要馬上有人頂上。
最近幽州不太平,此地又處於最前線,若是等廟堂商討完畢,再等個調令什麼的一來一去頗費時日。
所以夏侯獻和王雄兩人商議決定,就幽州本地選取,到時候補一封推薦信,只要不太過分,大機率會被認可。
“這劉昕如何?”夏侯獻看著手中名冊,頷首看向對坐的王雄。
後者對答如流:“范陽郡涿縣人,起家為右北平郡徐無縣功曹後任遼西郡海陽縣縣尉至今。”
涿縣人,縣尉,姓劉!
就這份履歷,夏侯獻很懷疑他是西漢中山靖王之後。
“再看看。”他沒開口吐槽,繼續翻看著名冊。
講實話,幽州這地方大族,人才是不缺的,但人家有實力的都跑洛陽當官了,留在本地的嘛.....
“將軍,您看看這個人。”見夏侯獻沒什麼頭緒,王雄主動推薦了一位。
夏侯獻看向王雄手指停留的那個名字——張平。
王雄介紹道:“張平,范陽方城人,起家便為漁陽泉州縣令,在任期間治理有方,百姓愛戴。”
“泉州本就是漁陽的大縣,能把這裡治理的井井有條,想必可以勝任這一郡太守之位。”
夏侯獻頷首。
看王雄這意思,他一開始就很中意此人。
但本身夏侯獻也只是做個參謀,而從履歷上來說此人確實合適。
然而就在夏侯獻準備拍板時,王雄又補了一句閒話。
“說起來,那張平還是漢朝留侯張良之後呢....可如今家族不顯,宗族中只有他出仕,還只是做到了個千石縣令。”
“留侯後人?”夏侯獻一怔,隨即說道:“把此人檔案拿與我看。”
“噢。”王雄應了一聲,轉身翻了翻身側早就讓屬吏準備好的檔案。
“將軍請過目。”王雄遞來檔案。
夏侯獻認真的瀏覽了一遍,很快確認了心中猜測,隨即嚴肅地看向王雄,說道:“此人不行。”
“呃?”王雄愣了一秒,“將軍這是何意?”
“你看。”夏侯獻解釋著說,“張平雖說在內政的能力沒得挑剔,但卻是文官出身,從未涉及兵事。”
“我方才想了想,先前王經的事應當給與我們警示,漁陽乃邊郡,你我二人不可能事事親為,故而這新任的漁陽太守必須知曉兵事,有臨機應變的能力才會不重蹈覆轍啊。”
“將軍說得是...”王雄想了想,表示認同,又轉而問道:“那將軍是想用劉昕?”
“也不是。”夏侯獻否定道,“劉昕雖是武人出身,但資歷和威望都不夠,一時恐不能服眾。”
“那....”
王雄陷入遲疑,而夏侯獻果斷問道:“幽州別駕鮮于嗣如何?”
當然合適啊!
王雄心中最滿意的便是他,因為他本是幽州本地大族出身,文武雙全,且是自己心腹,再合適不過了。
只是王雄壓根不敢提,怕被對方誤認為他任人唯親什麼的。
誰知對方卻主動提出!
“嗯。”王雄隨即表面淡定地說道:“鮮于嗣在我麾下任職多年,我知道他的才能。不僅善於統兵,也懂得治理州郡。”
“那就這樣決定了。”夏侯獻爽快地說。“我正是看重他與王使君您共事多年,才願把大事託付給他。”
“好。”王雄自然是笑納了,可接著他又忽然皺眉說道:“將軍,那張平呢?我其實挺為他可惜的。”
“我也挺欣賞他的才能。”夏侯獻似乎是早有準備,頓了頓說道:“這樣吧!作為補償,先讓張平入我徵北將軍府任職,正好我缺個主簿。”
....
漁陽,泉州縣,張府。
“夫君。”劉蓉看著眼前正在收拾行裝的張平,低聲說道:“我聽州里的風聲,說是要讓夫君去做漁陽的兩千石的,怎麼如今突然變了?”
“我也不知。”張平收拾著東西,轉頭交代了一句,“對了,獷平來的難民,我們泉州縣也接納了不少。府中的財貨,糧食我們就不帶了,讓下人拿去城中贈與饑民。”
“好,都聽夫君安排。”劉蓉說道,“我知道你為官清廉,我也以你為榮。但有時候,你也要為華兒考慮考慮啊,我們就這一個兒子,你的仕途若是不順,那華兒長大後能去做什麼?”
“千石縣令我已知足了,也不奢求那兩千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