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刷聲望(第1/2 頁)
張雲飛也挺忙的,每日都要去日化廠裡看一下生產,還要去佛田那邊看看水稻的生長狀況,土豆紅薯就是個潑皮的作物,不計較土壤,都能生長良好。
玉米保證了水肥,長勢一直很茁壯。
只有那水稻有些麻煩,張雲飛和任平前世家裡都種過水稻,但是也僅限於一知半解,畢竟兩人雖然都是農民的孩子,卻又都不是真正的農民,一個上學打工一個上學打工回來種蘑菇,能幫著家裡耙田插秧割稻打穀之類的就已經很不錯了。
至於什麼時候施肥,什麼時候揚花,什麼時候追肥,田裡的水有多深,打藥施肥是什麼時候這些細節他們並不清楚。
但是也沒事,因為他們有書啊,還有影片,跟著學就好。
只是這些東西太過驚世駭俗,也不敢隨便拿出來,任平只能和張雲飛兩人商量。
這些影片裡又都是現代的農業科學種田的知識,比如拔節長葉期要施氮肥,揚花時要加鉀肥或者複合肥,雖然很先進很細緻,可是農藥化肥這個季節沒有啊。
只能又請教了當地的老農,結合影片上的知識,改成農家肥,如腐熟的米田共,草木灰,廄肥之類。
等到過了揚花灌漿期,兩人望著那佛田裡的水稻,就算是再不內行,也是估算出今年的產量不會低了。
而土豆都已經提前出了一批,畝產已經達三千餘斤,最小的土豆都有拳頭大小,可比這裡的原生土豆產量大的太多了。
這樣產量對於後世來說也就是普通的產量,畢竟有的高產土豆上到過萬斤,尋常種土豆大戶,輕鬆也能種出五六千斤一畝的來,這個三千斤都只能說沒有用心了。
如此張雲飛才放下心來,本來這些糧食品種這裡都有,唯有紅薯這裡沒有,倒有薯莨,和紅薯類似,產量卻不是很高,所以張雲飛從現代帶的的這些糧食這裡可以說都有,只能拼產量了。
所幸這些糧食種子沒有讓她失望,個個都沒有水土不服營養不良,就連小蟲子都沒有來作祟,只不過因為沒有化肥,所以產量沒有現在那樣高產,但是放在這個古代卻是不得了的產量了。
土豆畝產一出,運州的百姓就傳開了。
這都是和尚們有意無意地向著香客們提起的,一傳十十傳百就都知道了。
民以食為天,在這個吃不飽的時節,沒有什麼比高產糧的訊息更吸引人的了。
慕名而來的百姓們每天都有人到佛田參觀,張雲飛和任平親自當瞭解說員,向百姓們宣傳良種和科學種田的知識。
竟然是國主親自教自己種田,這些百姓感動的不行,又看到那沉甸甸的稻穗,手臂粗的玉米,土豆和紅薯也是讓他們嘖嘖稱奇,還有那些新品種的蔬菜也是讓他們驚豔不已。
紛紛要求來年他們也要種這些新糧食作物,還有那些新品類的蔬菜。
這正是張雲飛想要的結果。
他要推廣這些良種,給自己打名聲,創聲望,團結最底層的農民,當然也不能虧本,這些良種也是要收錢的,成本價也是要收回的。
以糧食的價格賣良種,又讓這些百姓感動涕零,紛紛預定,水稻還沒有收割紅薯玉米還沒有成熟,就已經定了出去。
百姓們個個都感激國主的大義,要給雲國主立牌位敬香供著,一時間將雲國主的聲望給刷了上去,在民間有了不少的擁護者。
不僅僅是種田給雲國主刷了聲望,每日去日化廠,調製配方,平易近人手把手地指導那些工人操作,又給她刷了一大波聲望。
來日化廠工作,哪怕是普通操作崗位這些工人的工錢都不低,至於技術員的崗位,那工資更高了,不過這幾人都是任三老爺帶來的管事,都是家生子。
這些配方技術自然是要保密的,他手上只有這幾個管事,現在正好就充當了技術員了。
這樣用的也放心,不怕會輕易洩密。
日化廠的產品全部出口到了陳國,換回了大量的物資和錢財,普元寺聖教任三老爺和張雲飛口袋裡都有了錢。
張雲飛那個夜總會計劃也開始在籌備之中了。
已經讓任德出面買下了場所。
就是原來的麗春院。
麗春院關閉之後,那地方被改建成了酒樓食肆,賣著就是原來麗春院的菜系,生意一開始還挺好。
只是連年戰爭,這下館子里人也少了,而且物資也缺啊。
等到琉璃建國,那生意就更是一天不如一天。
雖然蓮花聖教不戒葷腥,並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