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雪飲仇矛(第3/3 頁)
俗話說,兒不嫌母醜、狗不嫌——
咳,這個比喻不太好,但確實是這麼一個道理,鎮北軍在這裡發家,簡嶠更是從雁門關長大,他還是希望這裡能越來越好的。
這樣一來,簡嶠也就真的上了心,而不是把招募人才,當成高洵之交給他的麻煩任務,為此,他還親自來到了平陽城,這個離他們挺近,但出過不少世家譜系的古城當中。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凡是聽說了鎮北王英勇事蹟的人,都不願意見他,告示貼出去之後,一日裡,只有三個人來投,一個特長是做飯,一個賊眉鼠目,哪怕他不說,簡嶠都知道,他肯定幹過見不得人的勾當,還有一個,則讓他感慨,林子大了,果然是什麼鳥都有。
…………
怎麼就能這麼精準,居然一條都沒落下,全部沾上了,哪怕到了現在,天都黑了,簡嶠回憶起蕭融此人的時候,還是十分的感慨。
把這人領到大王面前,是不是能重新整理大王最快殺人的記錄,或是,突破了大王的忍耐極限,他平日是不會折磨人的,說不定在蕭融這裡,就破例了呢。
罷了,有緣無分,希望蕭融能知道,不留下他,是為了他好,他這叫行善積德呢!
……
晃晃腦袋,簡嶠不再回憶蕭融那張十分容易引起精神汙染的臉,而是繼續苦惱,接下來他還能去哪。
恰好是這時候,一個衛兵拿著阿樹送的信進來了。
“將軍,這是今日那個蕭融命人送來的東西,還說務必要將軍屏退左右,再觀之。”
簡嶠疑惑,接過來,他本來想直接開啟,但想想寧可信其有,於是,他自己走到裡間,然後才展開細看。
一看這字,簡嶠先抽了抽嘴角,這比他當年剛識字的時候,好不了多少。
這人真是士人?
幸虧蕭融不在這,他要是在這,肯定要嘲諷一句,知足吧,他會寫繁體字已經很不容易了,要是他寫一手簡體,你們這些大老粗,還得連蒙帶猜一陣子。
……
不管怎麼說,蕭融至少寫的容易辨認,簡嶠默唸了一遍,然後蹭的站起身來。
因為上面寫的是,聲東擊西,調虎離山,軍中有叛,長安之難。
簡嶠文化程度不高,但他好歹是屈雲滅手下四大部將之一,在軍事上的敏銳度,他還是挺厲害的。
在益州出現動亂以後,大王立刻放棄了追擊匈奴人,而是轉而深入益州腹地,去年大王才把益州打下來,那裡是離雁門關最遠的城池,鎮北軍本來就不擅長治理,對那邊更是鞭長莫及。
但臨走之前,大王為了震懾那些異族,幾乎是將那裡血洗了一遍,剛聽說益州出現動亂的時候,簡嶠還以為,是那些異族捲土重來了。
後來聽說是庶族鬧事,帶著農夫起義,簡嶠這才稍稍放心下來。
起義是常有的,農夫也容易對付,反而是那些異族,野性太強,不懼殺伐,很是令人頭疼。
可要是……這只是表面現象,而真正躲在背後的,是那些胡人,他們這麼做,是為了引開大王……
益州在腹地,大王哪怕知道有問題,再想趕回來,也來不及了,胡人又不知道大王的行蹤,如此看來,第三句軍中有叛,也不是無的放矢,肯定是有人發現,大王帶兩萬兵馬脫離了大部隊,正是好時機,這才通知了胡人。
而具體是哪個胡人……也很容易推斷,如今有實力跟鎮北軍一拼,而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