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離開雲州(第1/1 頁)
小院內,李禾與薛大人坐著喝著小酒,兩人你一杯,我一杯,不知不覺間已經半斤下肚。 此時的薛大人已經有些微醺:“這一次多謝你,否則不會那麼順利”。 “能為雲州百姓做些事,是我所願”。 薛大人盯著李禾看了許久,突然笑道:“算了,不說了,只要解了雲州之困就行,不問了”! 李禾笑而不語,他知道之前是情況危急,薛大人未必會多想,如今事情基本了結,必然會懷疑,這也就是他留下來要和薛大人道別的原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而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百姓為基石,總要有人能夠看見他們,替他們發聲”。 古代的百姓更苦,朝廷和官員對他們的盤剝嚴重,如果有些地方政治不夠清明,那百姓就更沒有活路了。 薛大人也明白這個意思,所以他沒有多問,喝著就說起了兗州。 “你接下來是要去兗州嗎”? “嗯”。李禾點點頭。 “兗州,那裡了是個好地方啊……”說著就細細的介紹起兗州的風土人情。 酒後,薛大人是被下人扶上馬車的,臨走的時候還在不停的唸叨著兗州如何如何。 送走之後,李禾回頭問:“東西都收拾好了沒”? 楊林把馬車後面的箱子綁好,回覆:“收拾好了”。 青蘭也拿著自己的包袱,放到車上:“公子,現在就出發嗎”? “是啊,公子,現在出發咱們就得在路上過夜了”。 青蘭也跟著點頭。 “走了,難道是第一次在路上過夜嗎”? …… 幾天之後,出了雲州。 李禾重新指了方向,楊林問:“公子,我們不去兗州嗎”? 李禾說:“我給你們說要去兗州嗎”? 兩人一起搖頭:“沒有,但是你給薛大人說了”。 “此次我們去江南”! 楊林有些失望的說:“啊,我還說去兗州時,還能經過錦州,正好回趟青陽縣呢”? 青蘭好奇的問道:“青陽縣很好玩嗎”? 楊林沒有回答,只是重重的嘆了一口氣,李禾在青陽縣的時候和李斯文在一起讀書習武的時間比較多,關係也比較好,一來二去的,楊林就和李斯文的小廝玩的很好。 “阿牛他娘做的片湯麵很好吃,我都有些想了”。 “你就吃了一回,還念念不忘呢”? “也不知道,我教阿牛的那兩招他學會了沒”? 楊林嘴裡還在唸叨,李禾只得打斷:“這麼長時間,怎麼不見你想你弟”? “那不一樣,我和我弟在一起的時候,他老管我,不在的時候正好,再說了他給公子辦正事呢”。 李禾想到,剛才模擬的時候,出現了新的變化,李斯文明年鄉試就能透過,之後來到京城,暫住在李家,只是會試卻落榜了。 想到這裡,李禾便想著給他寄一些書回去,增加些考中的機率,將來也算是一個臂膀,又想到自己的小弟李遊這些年一直在瀚博書院讀書,雖然一直有書信,到底對他的功課關注的少了。 說幹就幹,便整理了一些書出來,裡面有李禾的批註,不比那些大儒的差。 “楊林,你一會把這兩份東西交到此地鏢局手裡,讓他們送出去”。李禾指了其中一個:“這個是李遊的”。 又指向另外一個:“這個是李斯文的,記住別弄混了”。 …… 幾天後,這兩人分別收到了一箱書,都如獲至寶。 李遊心裡想著:三哥終於記得關心自己的功課了,自從進了書院,連家都回的少了,他都覺得和家人都疏遠了。全然不記得前段時間。才帶著家人為他準備的吃食衣物,依依不捨的離開家。 李斯文字來對明年的鄉試把握不是很大,有了這些書之後,他信心倍增;心裡想著:看來那次通風報信還是很重要的,果真就給自己送了書,看來以後還是要多想著李禾一些。喜歡山村少年成長記()山村少年成長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