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唐軍鐵騎,奇襲契丹(第1/2 頁)
十一月的營州冷風如刀。 唐軍派出去的是范陽節度副使康阿義,足見安祿山對此次突襲契丹的重視程度。 康阿義原本是西突厥國相,輔佐默啜可汗。 天寶元年,經歷國中內亂,歸順唐朝。 跟隨朔方節度使王忠嗣進入長安,朝見李隆基,授左威衛中郎將。 隨後到安祿山麾下,擔任平盧軍先鋒使,多次擊敗契丹,拜左武衛大將軍、范陽節度副使。 這個人是一員悍將。 十一月十日,唐軍斥候尋得了一個契丹部族的蹤跡。 十一月十一日,天微微亮,契丹部落中的篝火燒得正旺,暖洋洋的。 孩子從簡陋的屋子裡鑽出來撒尿,獵犬正在一邊啃著骨頭。 前面有巡邏的人,但並不多,而且還有人在打瞌睡。 由於去年剛對唐軍取得了一次大捷,契丹人認為唐軍短時間內不會再來。 按照正常情況,他們的預料是正確的,但這一次唐軍的突襲,其實是政治目的的推動,是不符合軍事邏輯的。 康阿義的六千鐵騎在黎明之前的雪原中慢慢推進,就像一片洪流正在流淌。 雪地裡有馬蹄的聲音。 等到了一定的距離,唐軍不再掩飾,也無法掩飾。 康阿義手持長槊,大聲喊道:“兒郎們,建功立業的時候到了,殺契丹狗,報效朝廷!” 隨之,號角聲迴響在夜幕中。 “殺!” 一眾唐軍騎兵爆發出震天的怒吼,聲浪擴散到四野。 緊接著響起的是無數密集的馬蹄聲。 雪原的雪被震飛起來,在馬蹄下形成了一片白色的雪霧,隨著寒風翻滾。 那些唐軍騎兵就像雪霧中的鋼鐵洪流一樣,快速朝前面推進。 這個時候,還在撒尿的孩童隱約聽到前面傳來陣陣轟隆聲,一邊還在燃燒的火堆的木頭也輕輕顫抖了一下,滑落下來。 孩童的瞌睡醒了,以為自己聽錯,揉了揉眼睛,又擠了擠耳朵。 那轟隆聲越來越明顯,前方像是有一排山洪咆哮而來一樣。 這時,巡邏的人顯然也醒了。 “敵襲!敵襲!敵襲!” 巡邏的人連滾帶爬,用力敲鼓羅。 這個時候,還在熟睡的契丹人都已經被越來越響的馬蹄聲吵醒。 有人驚跳起來,立刻穿衣,提著刀衝出來。 部落首領李枝節驚醒過來後,也穿上衣服,衝出來。 他的兒子李長河是第一個衝出來的。 (契丹在太宗時期被賜李和孫姓,契丹首領一般都是這兩個姓,耶律和蕭要等到遼國時期) “兒郎們,拿起武器,騎上戰馬!”李長河大吼一聲。 但他的聲音已經被淹沒在唐軍的鐵蹄聲中。 康阿義來的實在太突然,等契丹人發現的時候,唐軍騎兵已經從快走變成了慢速衝鋒。 此時,距離兩百多米,已經開始全速衝鋒。 數千鐵騎全速衝鋒起來,形成的氣勢,彷彿滾滾黃河之水在瘋狂地奔騰。 那密集的鐵蹄,震得地面都在顫抖。 恰到此時,一縷陽光從東方破雲而出,散落到那成片的雪松上,鋪在了前方空地裡。 那裡正是唐軍鐵騎呼嘯而過的地方,捲起了千層雪霧。 鐵甲在雪中中泛起了陣陣寒光。 雪原竟被犁出了一條長長的似長龍般的驚痕。 其氣勢如雷霆。 康阿義是衝在最前面的,契丹人根本來不及做準備,唐軍最前面的前鋒便排山倒海般壓來。 康阿義猛地一刺,長槊扎進一個契丹人的左眼,從腦後刺出來,鮮血飛濺。 康阿義用力一挑,那人便被甩飛出去,像一條死狗一樣摔在了地上。 身後的唐軍緊隨而至,來不及列陣的契丹人,或者上了戰馬的契丹人,並未凝聚成衝擊,毫無戰鬥力。 即便有一些契丹人彎弓向唐軍射箭,卻也以及無濟於事。 那恐怖的衝擊將一切撕成粉碎! 剛剛進入戰鬥狀態的契丹人就被騎兵洪流淹沒。 一切的阻擋都變得脆弱不堪。 李長河還沒有動手,就被唐軍騎兵踩踏成肉泥。 首領李枝節眼看不是對手,調頭就準備跑。 但唐軍的騎兵兩翼卻已經似羽翼般包抄過來,將這個部落周圍全部封鎖。 一場屠殺開始了。 慘叫聲迴響在被朝陽染得一片光明的雪松林之間。 漸漸的,天徹底亮了。 上午的時候,這個契丹部族,幾乎已經被唐軍夷為平地。 剩下的一些沒死的,能俘虜起來押送回去,但人數並不算多。 康阿義聽完彙報,表示很滿意。 雖說不是重創契丹主力部落,可這一支的人數也不算少。 這是報去年的仇,雖說還是報了個小仇,但唐軍也算是吐了一口惡氣。 尤其是康阿義。 這個人當年受到王忠嗣的恩惠,成為大唐的一員,對大唐非常忠心,自然恨不得除契丹而後快。 “將軍,這是賊酋的首級!” 李枝節的人頭被送上來,下面掛著一條條已經凝固的血。 “裝起來,這是要送到長安,獻給聖人的。” “是!” 又整理了一番,康阿義打算撤。 現在已經是冬月,天寒地凍,唐軍又是遠道突襲,不宜久留。 十一月十三日,唐軍撤到了白狼河(大淩河在唐朝時的稱呼)附近。 凜冬的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