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仙俠小說 > 每天飲酒賞樂,我成了千古一帝 > 第266章 本王隨手扳回一局

第266章 本王隨手扳回一局(第1/1 頁)

目錄
最新仙俠小說小說: 絕色逍遙小劍仙混沌幻獸決天道九境一路向上的修仙凡人破天傳詭魔劫凌雲仙緣劫林風的快樂修仙跳下十八樓我與仙女互換身體長白劍?賤宗!逆天崛起之仙途重生請殿下斬妖仙魔與人化龍道終末的神蹟領主的貓凡人通仙錄影源世界覺醒聖體,我帶妖族公主橫掃四洲凡人流:參天竊道

李林甫一直沒有說話,一是把自己從爭論中隔離出來,保持威嚴和體面,二是觀察李隆基的態度。 李林甫辦事,是看李隆基的臉色。 李隆基處理事情一般等其他人先說。 在今日上朝之前,李林甫其實已經很清楚李隆基的態度。 畢竟昨晚彙報的時候,李隆基已經表態了。 之前也私下說撤掉了建寧郡王所有職務。 這些都在向外面釋放一種訊號:聖人要全面收回建寧郡王所有的權力了。 進一步延伸到這一次崔家與江東的矛盾,聖人自然會藉此機會,來處理江東的人事。 這種權術,是很經典的帝王權術。 如果李林甫連這一點都猜不到,那可以說白在中樞十幾年。 李林甫是打算借這個機會,把火燒到太子身上。 可自從李倓進殿,開始把矛頭對準自己的時候,他就覺得不對勁。 因為按照之前的風聲來看,這位建寧郡王敢如此,必然會遭到聖人的嚴厲呵斥。 今日這場朝會,本就已經定了調。 但調子卻轉了個彎。 這個彎轉得悄無聲息,轉得讓人猝不及防。 面對李倓此時咄咄逼人的追問,李林甫不得不回答了。 李林甫說道:“建寧郡王之事,乃是天家之事,還請陛下聖裁。” 這種話,當年在廢李瑛的時候,李林甫說過,當年在立太子李亨的時候,李林甫也說過。 李林甫對於皇儲之爭,有自己明確的戰術。 可以不斷攻擊李亨,但自己絕對不親自出手。 一旦到最後關頭,牽涉到太子之事要下決斷的時候,必然說“這是天家之事,做臣子的管不了”。 這是唐代大臣,少有人能玩明白的一點。 李隆基尚未表態,李倓卻反問道:“右相說這是天家之事,該由陛下聖裁,那剛才大理寺少卿劉壁可是在陛下聖裁之前,跳出來直指本王謀反!這是不是有違了君臣之禮呢?” 劉壁氣得當場想打人,但更多的是害怕。 他沒想到,這位建寧郡王是見縫插針主兒。 連他媽的認個錯,還要把自己給帶上。 “確實是!”李林甫變得嚴厲起來。 李倓追問道:“那該如何處置呢?” 李林甫神色淡然地對李隆基說道:“應該革職查辦。” 劉壁當場嚇得神色慘然,跪在地上求饒。 周圍其他大臣更是大氣不敢出一個。 到這個時候,都發現不對勁了。 昨晚不是放出風聲,說今早這朝會是來整建寧郡王,扳倒太子的嗎? 怎麼現在這個局面全然不同? 這風向不對!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等待李隆基的發話。 “免職查辦。”李隆基只是淡淡地說了一句。 就像一個老頭早上去買菜,發現有一根蔥有點問題,隨手就扔了一樣。 劉壁想說卻不敢多說。 再說就不是罷免官職這麼簡單,而是去嶺南吃荔枝,或者去夜郎打卡。 劉壁恭恭敬敬道:“謝陛下恩典。” 隨即李隆基又說道:“先將崔晉帶下去。” 陳玄禮立刻安排人,把人先帶走。 緊接著,李隆基說道:“崔皓到底是怎麼死的呢?” 李倓說道:“崔皓之死,與崔晉之死如出一轍,只是雙方論道,臣並未有意要殺人,還請陛下責罰。” “既然是論道,那邊不算殺人。”李隆基當場就給了一個定調。 “謝陛下明察!” 一邊的李亨,心中總算鬆了口氣。 關鍵時刻還得靠這小子。 李亨:吾兒李倓有大帝之資! 李隆基又淡然說道:“古之善政,貴於足食,將欲富國,必先利人,為國之道,莫不家給人足,聖人積不涸之泉,王者用無窮之府,清淨之政,同歸清淨,共守玄默。” 這話其實是當初他與韋堅議政之時所說。 李隆基崇尚的是道家治國,是無為而治。 將欲富國,必先利人。 意思是想要國家富強,必先使民眾富裕。 這是李隆基年輕時候的治國理念。 國富民強中,他選擇了民強在先。 也始終遵守著李世民的原則:清淨之政,同歸清淨,共守玄默。 意思是,朝廷和官員都清淨,就不會擾民,民間安定,就能踏實生產。 所以大唐在天寶之前,朝廷基本不干預鹽,民間可以自由生產鹽,也可以自由買賣鹽。 開元時代的李隆基,對言論的暢通也極其重視,他取消了武則天時代的鐵幕,真正做到了開明、律己。 早就了開元時代的人才濟濟,共處一趟,迎來開元盛世。 現在李隆基再說這話,多多少少有些諷刺。 但李隆基顯然沒有感覺到尷尬,他繼續說道:“自建寧郡王任職揚州,江東百事俱興,百姓安居樂業,商貨通達四方,糧谷豐登有餘。朕不敏,常畏過於天下,幸有哥奴輔政,朝野清朗。建寧多才,經略江東,使國庫累計之財,用度四方而不取民力也,實乃大德。”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目錄
大明:天天死諫,朱元璋人麻了夢迴大宋大唐之我的時代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