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大齊國師(第1/2 頁)
龍王放下茶杯,提起茶壺將眾人杯中茶水滿上。然後對著楊筠松道“尚將軍今日到白衣鎮來,便是要見一見楊兄弟。如今這裡也沒外人,尚將軍有什麼說話,便儘管說了吧!” 無問劍客忽站起了身,說道“尚將軍,龍王,楊公子,我有些內急,需要去解決一下,失禮啦!” 想是無問猜到,尚讓的說話,是有些機密。他坐在這裡,若等到人家來驅趕時便不好啦。人家即便相信了他,讓他知悉秘密,日後機密若有不測,只怕自己也逃不了干係。是以藉故離開。 三人自知無問看清其中利害,是以無問藉機離開也未曾挽留,任由他去了。 尚讓話說得也乾脆,單刀直入,“我這次犯險到白衣鎮來,是為了要相見楊公子。” 楊筠松道“ 尚將軍只需招呼一聲,楊某便會尋到軍營來與您相見。如今您屈尊犯險到白衣鎮來相見於我, 楊某是惴惴不安哪。” 龍王說道“事情是這樣的。你昨日定好計策,我們便分頭行動。你一人奔唐軍大營去了,我一人便去了大齊軍營。無問便到唐軍糧草營前潛伏,荀布衣則到大齊糧草營前潛伏。魚俱羅居中傳遞訊息。” 尚讓聽了,倒吸了一口涼氣,道“龍王,昨日我若未曾聽你勸告,你便要放火燒我的糧草營?” 龍王臉現尷尬之色,道“計策定是這樣定的,卻也未必真是這樣行事。” 自古都是一樣,兩軍若是對陣交兵,行事起來,都極狠毒。陣場之上,不是你死,便是我亡,來不得半點仁慈。 昨日,龍王潛入大齊軍營,求見尚讓。龍王與王仙芝是有些交情,但此時統帥卻是尚讓,尚讓完全可以不買他的帳。雲龍兩軍陣前行遊說之事,本是兵之大忌。尚讓完全可以把他當作大唐細作,一刀砍了了事 。 事情若真發展到這種地步,龍王也怪不得尚讓。尚讓當真要殺龍王也不容易,龍王此時任、督兩脈俱已打通,便千軍萬馬中若要逃命也不是難事。 荀布衣那邊得了訊息,龍王勸阻、遊說失敗,還險些遭了毒手。荀布衣便會動作起來,放火焚燒大齊糧草軍營。尚讓自也不能責怪龍王。此時雙方已成水火之勢,立於不能兩全之地。 所幸事情並未發展到如此地步,兩軍將帥在雲龍、楊筠松遊說、勸阻之下,權衡再三,各各在天亮之前撤走重兵,再尋地方決定去了。 尚讓又道“ 龍王,你想偷襲我軍營,燒我糧草,恐怕也非易事。我大齊糧草不管開拔到那裡,都有重甲保護,暗哨重重。你那同伴只怕還未靠近糧草營,倒先成了箭下之鬼。” 龍王忙道“那是,那是。” 尚讓道“ 楊公子,今日我到白衣鎮相見於你,卻有一件要緊的事。” 楊筠松不解,道“楊某不才,尚將軍有什麼事要賜教於我。” 尚讓道“我奉了大齊皇帝的旨意,在江湖之上尋找楊公子。只是楊公子神龍一般人物,行蹤是見首不見尾。至今我尋你已有大半年光景啦。” 楊筠松道“尚將軍是奉了大齊皇帝之令尋到我的?” 尚讓答道“是的。如今唐皇無道,朝政荒廢,官吏腐敗。大唐三分天下,倒被齊皇佔了二分。齊皇本為關東鹽民,通文墨、善騎射,出身草芥。因不滿地方官吏巧立名目,苛捐雜稅,便舉旗反唐,天下英雄豪傑紛紛揭杆而起,響應齊皇,不多時便殺到長安城下。” 齊皇黃巢,楊筠松自是知的。黃巢本是曹州、冤句的不第秀才,是有些文采,懂點武功。但尚讓說他出身草芥,那便錯了。黃巢出身鹽商家庭,在當地最起碼也算是中產之家。其時關東大旱,民不聊生,地方官吏棄民生於不顧,強迫百姓徼稅服役。百姓無路走投,便在黃巢的煽動下起了反唐之心,奉黃巢為王,不多時,戰火便燒到長安城下。 楊筠松只在那靜靜地聽了。也未說話。 齊皇能在這麼短的時間,聚集這麼多的百姓來響應,聽他號令,那自是有真本領的。只是天下本就旱澇連年,加上黃巢刀兵一起,眾百姓不是死於饑荒,就是死於戰荒。要說黃巢救民於水火,那便是個大笑話。他只不過趁著天下大亂,做起他的帝王之夢來了。 尚讓又道“ 齊皇今已稱帝,唐皇棄皇城根基於不顧,逃竄他鄉。齊皇出身民間鄉里,自知民間疾苦。今日黃飽加身,定會行仁政,輕徭薄賦,愛民如子。大齊天下在齊皇的統治下再開貞觀盛世。” 楊筠松長嘆一聲,道“什麼盛世不盛世。天下百姓能吃飽飯便是盛世。” 龍王也道“天下百姓若能衣食無憂,誰又會造什麼反呢!”! 尚讓也點頭稱是。說道“齊皇以天下百姓衣食為已任,誓不負天下百姓,不負初衷,不負蒼天。”說罷,尚讓從懷中掏出一卦書信,說道“齊皇這裡有一封書信,讓我轉交於你。書信我帶在身上已有半年,今日,我總算完成使命,交到公子手上。”說罷雙手持著,遞了過來。 楊筠松也伸雙手接了過來,然後小心翼翼將書信納於懷中。 尚讓眼見楊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