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安南(第1/2 頁)
“父皇一人的決定?” 朱祁鈺驚呼一聲,雖然心裡早已有了譜,但表面上還是要裝作非常吃驚的樣子。 “啟稟皇上,朝廷百官在交址問題上大部分人都是反對的。 放棄交址是宣德帝直接下的命令,包括奴兒干都司和大寧也是如此。 當然,宣德帝也是為了朝廷不再浪費錢糧,畢竟朝廷治理交址和奴兒干都司及大寧每年耗費很多錢糧。 而朝廷在這幾個地方的稅收非常的少。 雖然太宗和仁宗留下來豐厚的家底,但也禁不住這麼消耗。” 胡濙知道皇上生氣了,畢竟他剛才是在說宣德帝的壞話,宣德帝可是皇上的爹。 就算皇上在宣德年間不受寵,但終究是皇上的爹,要為宣德帝保全名聲。 胡濙不得不擺出事實,宣德帝主動放棄交址實際上是因為朝廷在交址的付出太大了。 一兩年沒什麼,十幾年下來朝廷再厚的家底也支援不起。 至於大寧和奴兒干都司,朝廷在那是純付出,根本沒有一點收益。 真要說收益,只有貧瘠的領土,還是隨時可能脫離的。 人煙稀少,天寒地凍,田地少,那裡的人還經常反叛。 朝廷為了籠絡他們,不僅給官還給錢。 換來的只不過是那些地方名義上屬於大明,實際的管理者還是當地人。 “朕對此一無所知,大宗伯給朕詳細說說!” 朱祁鈺過去不得寵,關於朝廷的事情他是沒資格知道的。 朱祁鈺自然是知道一些的,但他不能說知道,那樣就不正常了。 “老臣遵旨!” 胡濙接下來把事情詳細地介紹了一下安南。 交趾郡是從漢唐朝時期最南部的一個大個郡,位於現在的越南共和國中北部,領土主要範圍為紅河三角洲地區。 它和南部的九真郡、日南郡合稱交趾三郡,在一千年前都為中國的固有領土。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全國六國後,派屠睢、趙佗率五十萬大軍翻越南嶺征服百越各族。 在嶺南設立閩中郡、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 從中原移民50萬人到嶺南與當地人通婚,其中象郡的主要範圍在越南的中北部地區。 秦國未大亂之際,南海郡守趙佗兼併桂林郡和象郡,建立南越國,自封南越武王。 主要統治範在今廣東、廣西和越南北部。 漢朝成立後,漢高祖劉邦無暇南顧,便封趙佗為南越王。 呂后時期雙方交惡,南越國一度曾打到湖南長沙,趙佗自封南越武帝。 漢恆帝時又釆用撫順政策,趙佗取消皇帝封號,向漢朝稱臣。 到漢武帝時,活了一百多歲趙佗已死。 漢武帝趁南越王室內亂之際派兵滅了南越國,在南越國的地盤上設立九郡。 其中原象郡地方設立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合稱交趾三郡。 交趾郡在越南北部紅河三角洲地區,九真郡在交趾以南,日南郡在順化、峴港一帶。 東漢時期,交趾三郡發生二徵起義的叛亂活動,被伏波將軍馬緩平定。 後來東漢設立交州,管轄越南中北部一帶,治所在交州城(就是後世越南首都河內)。 三國時期交趾三郡歸屬吳國,一直到東晉、南朝。 隨文帝滅陳後,重新設立交趾郡,唐朝時期在雲南、廣西南部和交趾三郡地區設立安南都護府。 在南詔叛唐後,安南都護府專管交趾三郡,所以交州地區又被稱為安南。 在唐以前,由於翻越南嶺交通困難,秦始皇在南征百越時開鑿了溝通湘江到灕江的靈渠。 因此中原與嶺南的溝通多從湘江、靈渠、灕江走水運。 而交趾的紅河與廣西雲南水系相連,水運比較發達。 因此交州與內陸文化經濟交流反而比廣東頻繁,朝廷與東南亞的交流也多從交州出海。 所以交州文化經濟發展與內陸各地相差無幾,完全是中原漢地文化。 到五代十國後期,南漢國控制的交州發生吳權叛亂。 南漢平叛失敗,吳權割據交州自立,稱吳王,形成半獨立狀態。 六年後吳權死後,交州又陷入十二使君之亂的分裂狀態。 968年,萬勝王丁部領以武力統一交州,自立皇帝,建立大瞿越國,正式脫離中國。 自此中原王朝在交趾一千多年的統治結束。 宋朝建立後開始統一中國,趙匡胤在滅了南漢後卻停止了統一安南的步伐。 對當時交州地區的混亂分裂狀態沒有進軍統一,導致錯失了交趾重新迴歸中原王朝機會。 丁朝建立後,趙匡胤冊封丁部領為交趾郡王、靜海節度使、安南都護,丁朝成為宋朝的蕃屬國。 但對內自稱皇帝,仿照中原王朝建立中央集權制。 980年,丁朝大將黎恆篡位建立黎朝,史稱前黎朝。 宋太宗聽說後出兵進行干涉,黎恆組織擊敗了宋兵。 後來又與宋朝和好,被宋朝冊封為交趾郡王、靜海節度使、安南都護。 1009年,大將李公蘊又篡奪了前黎朝,建立李朝,將都城遷到了升龍城(後世的河內),被宋真宗冊封為交趾郡王、靜海節度使,後又封為南平王。 李朝建立後表面上歸順宋朝,但經常會在邊境騷擾宋朝。 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