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部分(第3/4 頁)
吧,雙福你看著奶奶。”說畢一溜煙跑了。
不過一盞茶時間,孔家看門的老蒼頭就進來道:“回老爺太太的話,是莊裡的長工老婆生了個丫頭,婆婆要溺死,老婆追出來哭,並不是甚麼大事。只花園子離水近,才驚著太太,老奴已把他們拿下,等候老爺太太發作。”
林貞聽完先木了一下!她兩輩子都是千嬌百寵的獨生女兒,倒忘了民間習俗!想到女子命運,十分不舒服。
孟豫章怒道:“朝廷三番五次不許溺斃女嬰,這等刁民竟當耳邊風!必要嚴懲!”
那老蒼頭與莊上的人慣熟,忙求情道:“老爺息怒,原也是養不活……並不是有心的,自家骨肉,誰又捨得呢?”
“怎不捨與善堂?”
老蒼頭苦笑:“善堂早沒人管了,荒廢在那裡哩。這麼點子的娃兒養起來費心費力,才剛生下,沒有奶又難活,便是有善堂也不管用。遇到不好的年景,能賣的算好的。有些三五歲的賣不掉,只好尋個熱鬧處丟了。”
話說到這個份上,幾乎是明示了——這不是孟豫章一個縣令能解決的事,林貞只好道:“罷了,那女嬰且救下吧,尋個妥當人養幾天,待我們回去時帶走便是。”
老蒼頭磕了個頭,去與那家人說話去了。
一時,那老婆又要進來謝恩,林貞橫豎閒著便見了。誰料她一張嘴林貞就頭暈,此婦口音甚重,她又多年沒聽白話,費神極了。孟豫章倒好,整個鴨子聽雷,反而輕鬆。孔家別院常待客,老蒼頭及僕婦都是特特選出來的,自然能說官話也會白話,翻譯了一回,不過是些感恩戴德之言。林貞瞧著產婦一臉蒼白十分可憐,順手賞了二十個雞蛋打發走了。
經此一事,孟豫章的好心情全沒了。番禺已算富裕,氣候溫暖,連稻米都產兩季,竟也如此。他常跟在魏文明身旁,並非對世情一無所知。譬如福建多山,紅薯玉米傳過來之後才勉強好些,之前溺斃女嬰更為嚴重,致使福建南風盛行!陰陽失和絕非小事!可方才老蒼頭的話也並無道理,便是有口糧,不是特別富裕的人家,憑甚麼養女孩兒呢?休說甚擔憂兒子娶不上媳婦之事,若男孩兒吃不飽身子骨不好,能否活到娶妻那日都是兩說,也只好走一步看一步了。
林貞心情更壞,她比孟豫章想的更多。女孩兒存世艱難,並非單是吃不飽的緣故。後世物資那樣發達,新聞都時常報道虐女孩之事。最可恨的是某些地區迷信,說甚針插大女,以恐嚇別的女胎不敢投生到此家,既信這個,竟也不怕報應!只如今她們才七品,想要遏制這股歪風是休想!唯今之際,只能是遇著一個救一個了。不知興建孤兒院犯不犯忌諱?
抬眼望著孟豫章,道:“豫章,不如我們整頓一下善堂可好?”
孟豫章頓了一下,苦笑道:“我只在此地三年,便是重建一個又如何呢?”
伴著女嬰的哭聲,林貞嘆了口氣,忽然覺得三年一調好處雖多,弊端也一樣顯著啊!以前常在網上調侃投胎是個技術活,如今想來,能生在那個時代,各個都是滿級高手!唉……
☆、第98章 收養
出遊頭一天就遇著壞事;鬧的林貞連想了許久的燒烤都提不起勁頭來。莊子上有經驗的婦人也多,聽聞林貞願收養女嬰;有幾個肯上門幫忙的;只是林貞嫌亂,挑了個孔家生育過的僕婦帶著。林貞倒不禁那女嬰的母親來照看;可女嬰的生母卻叫夫家關在家裡修養,以期下一胎一舉得男。此間疼女兒的心思有限,林貞也就不多事的喚那婦人來瞧了。
林貞一個孕婦想的就比常人多;活兒分配下去後;還叫人抱了女嬰來看。只見那女嬰瘦弱如小貓一般;恐難養活,想來在孃胎裡就過的不好。如今照看女嬰的是孔家僕婦衣著十分乾淨整潔;從這上頭看至少是勤快的。她不會說官話;口音倒也不重。林貞磕磕絆絆的用白話與她聊著。
那僕婦見林貞能聽懂白話,大大鬆了口氣,只管說好話:“太太真是慈心的菩薩,這麼大點的孩子也肯收養,日後必定大富大貴!”
林貞笑道:“朝廷既封了我為孺人,總要操點子心,不值甚麼。我瞧你帶孩子利落,一事不煩二主,還煩你替我尋個能幹的婦人來。死契活契都使得。你也知道,我年輕的很,通不知如何帶孩子。既養了她,總也要養的好好的才算十全,也當為我自己積德。”
僕婦滿口子答應,她們這樣的,不少親戚都要尋事情做,只管找個能幹的,在孺人面前露一回臉,在本家都要體面三分,自不敢慢待。把棄嬰養的比親生的還仔細。
在這個年代,奶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