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2/3 頁)
兵造反了,取消封侯分地是祖父的意思,他說:“君權要一統。”朕明白皇爺爺的意思,並且,朕將徹底貫徹下去。
朱棣打到了揚州,朕心有感應,恐南京城也保不住了。
朕想孤注一擲,殺了朱棣。誰去?
定遠侯家那位公子自動請纓,他同朕說:“不殺朱棣臣不還,朱棣死臣也死,絕不會有半點訊息傳出去。只求……”朕瞧他一眼,只是如何,條件是甚麼?
他說:“只求皇上給老父一個終老之地。”
他求朕留定遠侯蕭白一條生路,朕允。此刻若他跟朕提甚麼兒女私情,朕絕不會讓他去殺朱棣,過於沉湎男歡女愛的人,不會成大事。
當夜,朕就坐在寢宮裡,朕睡不著。到了下半夜,有人來報,說墨家的女兒拿著朕的令牌進宮了。
墨如鴉來了,來做甚麼?
朕不想見她,在這個時刻,朕也不能見她。
時刻一瞬一息的過去,望殿外一眼,天是不是快要亮了,怎麼會黑的那樣濃烈?
終於傳來訊息,朱棣遇刺了。
朕寬下心來,撥出一口氣。外頭來報,墨家的姑娘還在外頭候著。
朕說:“宣。”
墨如鴉見到朕就跪下了,猩紅的地毯,她的臉比秦淮河邊白樓的外牆還要灰白,朕望著她,“你怎麼了?”
她衝朕磕頭,說:“允炆,你救救蕭哥哥吧。”
蕭醉吟。朕為何要救他,分明是他自己立下了軍令狀,他一心求死,朕還能阻攔他不成?
朕不知道平日裡看上去那麼聰明的墨如鴉今日為何格外愚蠢,蕭醉吟必須死,不論他刺殺朱棣是否成功,他都必須死。
女人都是會犯蠢的,朕想,誰都不例外。
愚蠢的墨如鴉愚蠢的跪著,朕本不欲理她,該死之人,為何要救。
探子傳來訊息,朱棣氣絕。
朕心下大喜,竟然忘了,就憑蕭醉吟區區一人,如何能近燕王殿下的身。
朕因太過強烈的欣喜而疏於思考,面前的女人單薄慘白,朕有瞬間心軟,這是自己捧在手心的女人,怎麼就被折磨成了這般模樣。
朱棣已死,蕭醉吟的死活又有甚麼重要,朕放他一馬又如何。
朕給了墨如鴉令牌,讓京兆尹帶人去搜尋,見到人就帶回來。
朕後來想,朕到底是被這虛假的喜悅衝昏了頭,還是被墨如鴉的泫然欲泣鬧煩了心,這樣的訊息,朕怎麼就輕易相信了。
朱棣當然沒死。不止咱們這位可敬的燕王殿下沒死,朕的揚州也失守了,漕運總兵官陳瑄帶兵叛變了。朕覺得有些蕭索,這偌大的紫禁城,朕很惶恐。朕如何去見去世才四年的皇爺爺,他將大明江山交於朕手,才四年,朕就丟了它。
朕沒有臉面去見皇爺爺,朕其實已經盡力了,但朕,無能。
戰局時刻變化,上蒼並沒有因為朕的祈禱就對朕仁慈一些。朱棣著人來了信,說他會於三日後進兵南京城。
呵,朕的這位皇叔倒是會先禮後兵,進城之前,還先與朕打聲招呼。
朕不感激他。
還有三天功夫,朕或許可以趁機走了,天高地遠,誰也找不到朕。但朕不能!
朕是這大明王朝的帝王,朕是這天地之間的九五至尊,朕敗了即是敗了,朕為什麼要逃?
隱姓埋名,遠走他鄉,那都是弱者所為。朕不走,朕求一死,日後也同皇爺爺有個交代。
第三日晚間,墨如鴉進宮了,她穿著一件銀白繡桃枝的上裳,下頭穿著硃紅的長裙,臂上是硃紅的披帛,朕記得很清楚。至於為什麼記得那麼清楚,因為她手上還抱著一罈酒,夕陽殘照,落霞孤影,有美人有酒,朕陪她一醉。
她酒量平平,朕給她在酒裡下了點東西,還給了她一個多寶箱,讓她帶著防身。
酒裡的丹藥是宮中的術士煉製的,據說是秦始皇當年去蓬萊找到的秘方,食之不老不死、不寂不滅。朕不相信那個術士,那術士年紀輕輕,口甜舌滑,朕哪裡會這樣相信他。朕讓他也吃了一顆,三日過後,他還活的好端端的,如若他中毒或暴斃,那是他咎由自取。
既然術士沒死,朕依樣給如鴉餵了一顆,參在了酒裡,讓她服下去。
朕不知道這丹藥是不是真有什麼長生不老之效,朕想讓如鴉活著,讓他替朕看看這江山,百年後,這江山會變成什麼模樣,是否如今日一般,朱棣也會在他的王朝裡面倒下去。
後事不求,還有一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