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2/4 頁)
。葉覃高興地拉著林末一的衣服,搖來搖去,嘴裡不停地說著感謝。
山洞前的這塊平地上,不一會就立起了三頂顏色各異、形狀不同的帳篷。但是大多數同學還是選擇住在山洞內,他們覺得這樣才更有世外桃源的感覺。
吳言還是喜歡這頂“小屋”,她覺得躺在裡面看星空得是多麼一件神秘而又令人感動的事兒。而且她還記得自己小時候看《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這部動畫片的時候,有一集是講大頭兒子家買了一臺大冰箱,小頭爸爸把裝冰箱的大包裝紙箱做成了一個小房子,大頭兒子特別開心的住在裡面。
她覺得現在的這個帳篷就像是那個“小房子”。
那個時候,吳言覺得這真有趣,所以她天天盼望著家裡也能購買一個大家電,然後她也要製作那麼一個房子住在裡面。但是當她長到身體足夠長、早已不能在包裝箱裡鋪展開來時,他們家才買了一臺對開門的大容積冰箱。
眾所周知,同學們之間是很抱團的。
初、高中時期與同桌、前後座關係緊密,大學時同舍友們天天膩在一起,而到了國外,同國籍的人玩兒在一起。
葉覃喜歡熱鬧,帳篷搭好後,她就跑到山洞裡和一幫來自南方的同學們打麻將、玩牌去了。
另外,還在山洞外的平地上搭帳篷的則是來自中東和非洲的兩撥人,吳言自是融入不了他們當中的。她自己坐在帳篷外,盤著腿,看著廣袤的星空。
過了不一會,她就聽到身後傳來的樹葉被踩碎的聲音。
那是林末一走了過來。
他坐在吳言身旁,看著望著天空的她。
夜空並不亮,相反是那種朦朧模糊的神態。月盤也不大,她的光暈如水彩畫被水浸染過的樣子一般,像是披了一層薄薄的輕紗,那麼神秘。蟲鳴聲有規律的在奏響,鳥兒在低空歡快的飛舞著。
山洞裡的燈光很亮,而這塊平地上只有點點餘光,其多半籠罩在月光下。但這正是吳言所喜愛的,她相信大自然本就是白晝和黑夜的交替。白天,就在太陽的光輝下勞作,夜晚,就在月光、星光下暢談。我們不應該打破他們各自的寂靜。
林末一也是個安靜的人。他從小在嚴苛的環境中長大,父母關懷的缺失,成長於貴族寄宿學校,他很早就磨練出獨立自主、沉穩內斂的性格。
林末一十三歲來英國讀私立中學的時候,曾經受到本土學生的欺凌。他沒有對父母透漏半分,也沒有反抗,而是堅持鍛鍊,認真練習跆拳道。在一次課堂上,在他將經常欺侮自己一位英國大塊頭摔倒之後,再也沒有人敢嘲笑、推搡他。
林末一大學的時候談過一個女朋友,那是他父母世交的女兒,也算是他青梅竹馬的朋友,但是即便熱戀中的甜蜜也沒有改變他的性格。他不太想其他熱戀中的男生那樣,想要天天與女朋友膩在一起,說些甜言蜜語的話,他很平靜,與沒有戀愛之前的樣子一樣。也許那段感情不算是戀愛。
其實林末一是個表面冷淡,內心熱情狂野的人,他是有很多話想說的。小時候,他想讓父母多陪伴自己,但是他卻連說出讓父母多陪伴自己這句話的機會都沒有,所以他大多數的時間都泡在看管理類書籍、研究自己感興趣的機械裝置上面。後來,他來到學校,周圍的同學三五成群,他卻獨來獨往,這樣更沒有交心的朋友。再長大些,他是不屑與一些人為伍。
他也想有伴可以交談,他也想傾訴自己的孤獨,分享自己歡樂與悲傷,可是他沒人可說,也沒人肯和他說,他一直在找一個可以傾訴、可以信賴、懂自己的人。
沉默的人能看懂沉默的人,林末一在北京的機場的時候,就發現了吳言的與眾不同。但是林末一卻看不懂吳言。他覺得吳言骨子裡是那種充滿勁頭和傲氣的人,但她為什麼看上去那麼寡言。
後來,吳言也才明白,她和林末一本都是對生活充滿悸動的人,他們都是偽裝的寂寞。
森林裡的風起了。
不遠處高聳的樹林像浪湧般擺動,發出高亢的沙沙聲。這種風雨欲來的架勢嚇著了山洞內玩牌、聊天的人,此時,他們驚恐的看著外面。
如果此時讓吳言一個人經歷這暴風雨即將來臨的黑夜,她必定會感到害怕,但是現在,她反而覺得一切很美妙。
馬上就要下雨了,在看起來低低的天空下,一束閃電從空中霹靂下來,一下就照亮了遠處凌厲的山峰。
雨來的很快,噼裡啪啦打在地面上,打在樹葉上。
林末一站起身,急忙擁著吳言鑽進帳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