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3/5 頁)
世界新秩序(NOM),一個和摧毀蘇聯聯絡在一起的“關於世界的某種構想”,何等計劃!
1990年9月11日,布什總統面對國會所闡述的國家構思是美國先前理念的又一個化身,而且變得更為激進:新政(1932年:羅斯福)、雅爾塔、“新雅爾塔”,“新戰線”(1960年:肯尼迪),世界新秩序(1973年)……別忘了還有1944年7月22日透過的,旨在為新的國際金融體系提供宏大設想的佈雷頓森林(Bretton Woods)經濟協議。來自英聯邦的代表約翰·凱恩斯(John Keynes)堅持創立一個既可以發行一種叫“銀行幣(bancor)”的國際貨幣,也可以資助一個超國家管理機構的國際結算銀行。然而這是一個由哈里·迪克特·懷特(Harry Dexter White)倡導的美國貨幣計劃,美國才是真正的主導者,和它一起的還有美金。
今天的世界新秩序打著自由民主勝利的印記,有著以人權為名的國際干涉主義的強烈特徵,做著歷史上第一次圍繞單極強權建立未來世界政府的設想。美國對外關係委員會(CFR)顧問、總統智囊、曾在卡特政府中擔任多項要職的茲比格涅夫·布熱津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認為,美國要保持全球霸權地位必須與歐洲建立聯盟,控制中亞及其資源,同時要特別警惕中國。
根據位於華盛頓的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政治經濟學教授、大西洋彼岸頗具影響力的美國學者佛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生於1952年)備受爭議的理論,世界新秩序標誌著“歷史的終結”。此理論是俄羅斯哲學家、政治學家亞歷山大·科傑夫(Alexandre Kojève: 1902—1968)來自黑格爾理論的再次延展。黑格爾認為,透過法國革命理念和歐洲大陸理性與人權的傳播,拿破倫耶納之戰的勝利(1806年)標誌著歷史的終結。
從2007年起,世界新秩序就開始作為解決全球問題的方案。朱瑟·馬努艾爾·巴羅佐(José Manuel Barroso)認為,危機的持續正是一個可以抓住的機會,因為它激發了對於改變的渴望。這正是加拿大記者納奧米·克蘭(Naomi Klein)在2008年發表的著作《休克的戰略》中所揭露和反對的觀點。作者在書中破譯了週期性出現的,在最混亂的情況下卻得以興旺發展的“災難資本主義”的反常現象。資本家們透過實行超級自由化的改革獲利,卻遠離正是由他們引發的混亂場面。
“世界新秩序”,光明會的印記?
對於陰謀論的支持者而言,建立全球王國的世界新秩序是個早已開始實施的計劃,只不過被掩人耳目的安撫性言論遮蓋了而已。兩個半世紀以來的所有重大突發事件,一直都是由躲在暗處的陰謀集團及少數精英操控而成。否則如何解釋這個唯利是圖和自私自利的世界的飛躍?
為了更好地說明這一控制世界的計劃,陰謀論者想象出了一個金字塔型結構(就像出現在一美金鈔票上的金字塔)。位於最頂端的是一個看不見的統治階層:依據可能是共濟會卻不一定是光明會,但如果是光明會一定是共濟會的原則,光明會“大腦”和共濟會“精英”共十三人,就像不祥的德洛伊教祭司向撒旦之光發出召喚,他們以強大的能量控制著整個世界經濟。其後被接納的還有三十三個人,按照入會等級排列次序。最後,位於金字塔下方的還有五百個“大陰謀家”:政客、跨國集團總裁、銀行家、鉅富以及那些“彼得伯格人”和“三邊委員會成員”。如此各就各位,“遵守”等級制度。透過逐級指令原則,位於低等級的人並不知道高等級如何運作。
在如此執行中的世界秩序的背後存在幾個不同的集團:骷髏會(Skull and Bones),波西米亞俱樂部(Bohemian Club),朝聖山學社(la société de Mont…Pélerin),彼得伯格集團(le groupe Bilderberg),對外關係理事會(le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三邊委員會(la mission Trilatérale),英國迪特利基金會(la fondation anglaise Ditchley)以及由威廉·克里斯托爾(William Kristol)和羅伯特·卡根(Robert Kagan)創立於1997年的新美國世紀計劃(PNAC)。作為推行美國世界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