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4/4 頁)
蒙武又攻打楚,虜獲了楚王。自此,為嬴政統一天下掃清了最後一塊擋路石。經由蒙驁、蒙武父子的努力,也為他蒙家子孫鋪就了一條出將入相的終南捷徑。然而,蒙家的傳奇遠未完結,這家人不知道是家族優良血統的傳承,又或者是喝了興奮劑,蒙武的兒子蒙恬與蒙毅又將這家族榮譽推向另一個頂點。
蒙恬的枷鎖
矯詔殺扶蘇事件中,懸疑的不僅僅是扶蘇的痛快自殺,蒙恬的反應才是重點。
這是個手握重兵的戍邊大將,軍中聲望極高,這個人如果領著扶蘇造反,隨便打個清君側的旗號殺回咸陽,到時候十個趙高李斯也擋不住他。
可是,蒙恬沒有這麼做!
這是為什麼?當然有原因。
在其父蒙武為未來大秦帝國開疆擴土的時候,蒙武卻沒有端起官宦子弟將門之後的架子,相反此人比較低調。“恬嘗書獄典文學”,他從基層做起,去了秦政府機構最低層做書記員,主要負責在官員審案件的時候當堂記錄。就如同我們現在在電視中看到的,法庭開庭坐在角落埋頭做筆記的那類小公務員。對了,那時候的蒙恬就在幹這事。
從此細枝末節處,似乎我們能窺出些許端倪,發現些許共通。
沒錯!在秦國那些後來位極人臣的大人們,他們的起步大多是從接觸瞭解刑獄開始。這要和當時的第一把手嬴政崇尚法家聯絡起來就很好解釋了。正是因為自己的領導特別好這口,並將刑獄視作治國根本,這才有了千千萬萬想入官場的人從此起步,封建社會上行下效,帝王的喜好可以決定很多事情。
更可見蒙家能經歷四朝不衰,在培養後代方面是很有一套的。比方身為大將的蒙武卻讓自己兒子去當最底層的書記員一說。但不用擔心,從基層歷練本來就比較能培養人,又何況,此時做著機械工作的蒙恬本就非凡品,是金子總會發光。
老子蒙武死後,蒙恬很自然被任命為大將,攻打齊,大破之,封為“內史”。請注意,這是個相當有實權的官,內史職責掌管京師,有點類似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