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4/4 頁)
小小的侍衛成為了刑部侍郎。
兵部和刑部是六部中握有實權的地方,這一點並沒有因為大梁幾千年的盛世而有任何的變化,再兼之大梁歷代皇帝均重視練兵,故兵部的軍晌是其它幾部之和,但因為蘇尚書極會揣摩聖意,又有一身正氣籠身,故陛下非常信任他,並且放了很大的權利給他。
有句老話說得好,極端自傲的人往往也同時非常地自卑,蘇尚書就如此。他在得勢之後,時常會覺得那些世家望族出身的同僚看向他的目光裡有著“土包子”“吃軟飯”之類的情緒,故他在成為兵部尚書,而他的兒子成為刑部侍郎後,兩人就聯合其它的一些官員,想方設法地栽贓陷害了一些官員,尤其是那些清貧學子出身,卻以自己的能力成為高官的官員,更是蘇尚書父子倆下手除去的物件。
隨著栽贓陷害和收受賄賂次數的增多,蘇尚書父子倆手裡的金銀財寶越來越多。人心是貪婪的,很快,蘇尚書就將黑手伸向了軍晌。只是,蘇尚書是一個極精明的人,只是一點點地蠶食軍晌,即使有人懷疑了,也抓不到他的把柄。
但,正所謂“紙包不住火”,更何況蘇尚書父子倆的穿著打扮、吃穿用度超過了他一介三品大員的傣銀承受範圍,再兼之蘇尚書父子倆陷害的那些清寒官員的追察,很快,陛下就派了幾位精於算賬的公公到六部查賬。
前世,蘇尚書也被抓到了,只不過,為首的那名公公平時和蘇尚書關係很好,再兼之蘇尚書以利誘之,故不僅沒有將這件事情上報給陛下,反而還幫著蘇尚書抹平了帳冊,並說蘇尚書的夫人持家有道,家裡的店鋪非常賺錢等話語,打消了陛下的懷疑,並令陛下嚴懲了那幾位彈劾蘇尚書的文官。
只不過,那位公公要求的銀子數目太大,而蘇尚書的貪墨的銀子都用不同的化名存進了大梁各地的錢莊,故蘇尚書一時半刻還真拿不出這筆錢來,遂私下裡安排了錢氏到定國公府找蘇姨娘借錢。
那時的蘇姨娘已被扶為平妻,不論是出於什麼情況都要對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