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3/4 頁)
發動攻擊之時,山本正運聚功力,恰好只差那麼一線,就到了十足火候。本來以兩丈之隔,還有相當時間讓他使用。然而王靜那沉穩堅強的步伐聲,發出一種莫可抵禦的威勢氣派,迫得山本不得不立即擺出架式門戶。
王靜迫到五尺左右之處,便停下腳步,這刻她也十分驚佩對方那種無懈可擊的深藏固守之勢。她發覺對方一刀在手之後,神態大變,從兇橫暴戾變為深沉冰冷。這等修養之功,非同小可,決計不能輕敵躁進。
兩人各持刀劍對峙不動,過了片刻,雙方都曉得在氣勢上無法分出高下,非肉搏拚鬥不可。
王靜雄心陡奮,朗笑聲中,一刀刺去。這一刀招數,雖是平凡,但內力深厚,劍氣銳利之極。山本不敢閃開,免得陷入被動之勢。當下一抖健腕,刀光如雪,封架王靜砍來之刀。兩刀相觸,發出“鏘”的一聲,極為響亮。
雙方都發覺對方腕力極強,內功深厚。王靜還不覺得怎樣,山本卻大為驚凜。
兇心一起,揮刀兇猛反擊。但見他那柄軍刀上下飛旋,芒飛電掣,毒辣無比,眨眼間,已連攻了十二三招。而其中奮不顧身,亡命進擊的招數,竟佔了六招之多。
這一路刀法,既兇毒而又奇奧之極,王靜的刀竭盡全力,也不過堪堪護住全身,腳下不由得被迫退了尋丈之遠。若是旁的高手,到了這等境地,勢要連氣都喘不過來,內力因之大為削減。但王靜一口氣透過玄關鎖,頓時恢復如常,怒叱一聲,挺劍反攻。
但見她施出一路深奧刀法,氣勢森嚴高峻,大有真氣凌霜,高風跨俗之概。五招之內,就搶奪回主動之勢,接著劍劍迫攻,芙蓉劍化為一片淡紅色的光網,把敵人裹在當中。
善惡不能此時雖還守得住,可是他心中的震凜,卻不是筆墨所能形容。
一則對方功力之高,大大出乎他意料之外,像剛才自己全力迫攻了十餘招的形勢之下,她居然用不著緩一口氣,就可以運刀反擊。二則對方這一路刀法,忽而高遠峭拔,清氣盤旋,忽而精壯頓挫,動搖人心。自己已說得上是識盡天下各派刀法之人,卻從未見過這一門高妙刀法,不知是何來歷?
因此之故,他的兇心更熾,但鬥志卻大為衰退。王靜的上乘刀法,本來就含蘊得有比鬥意志的妙用,這時頓生感應,刀更使得精奇奧妙,如翻輪轉,如風雨橫至,已是搶制了先手。
山本步步後退,轉眼間已退到壁下,不能再退,但對方的刀仍然像電閃雲飄,狂風驟雨般攻到。他身子一陣急顫,突然間在劍影刀光之中,踢出一腳。
王靜瞧也不瞧,右手持刀迅疾劃落去。這一招縱然不能劃傷敵腳,
也能封閉住他的腳勢。那知刀尖到處,竟劃在一件極為堅硬的物體上。
王靜一力面運集氣功護身,另一方面潛心馭劍,準備作最凌厲的一擊。
山本見她氣勢堅凝精煉,竟然無懈可擊,雖是在敵對局勢之中,仍然生出佩服之心。說得遲,那時快,屈羅口中怪嘯一聲,左刀連拍三下。王靜已感到三股寒冷的潛勁一齊襲到,在這電光石火的一剎那間,心中已掠過三個念頭。一是這鬼子的獨門奇功,果真極為厲害。二是大凡任何奇異功夫,如若分開使用,力量必弱,還不如一掌拍出之後,源源催動內力,繼續迫去有效得多。既是如此,他何故把同一功夫,分為三刀拍出?三是對方這一擊,如若不是用足全力,會不會別有陰謀詭計?
這三個念頭,如閃電般掠過腦海時,手中刀已施出一招“碧海屠龍”,光華電閃,破去這三股勁道。可是長刀刺劈之際,微感遲滯,全然不似平時那般得心應手。
山本見他仗劍破去自己的獨門功藝,又厲嘯一聲,一刀砍去。
這回刀力破空之聲,勁烈震耳,威勢遠強於早先的三刀。
王靜自然而然地運輸全力,貫注刀上,一招“千霞吐鋒”,長劍一顫,灑出一片寒光,嚴密封閉敵人掌力,但覺全不費力。此時一件物體挾著萬鈞潛力,激射而至,到他發覺之際,已離她不及五尺。王靜連念頭也來不及轉動,長刀化為“東山雲隔”之式,電急劈落。“鏘”然一響,那宗物體被她劈落塵埃,原來是山本腳下穿看的一隻尖底高屐。
這隻尖底高屐,敢情是鋼鐵打製,僅僅在底下鑲上一節堅木,故此踏在石上之時,發出木石相擊之聲。因而份量之沉,天下間沒有一件暗器可與輪比。同時又是以腳力踢出,自然又比手擲,勁強得多。
王靜雖是一刀劈落了鋼屐,可是自家已被屐上的勁道,反震得熱血沸騰,真氣波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