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2/4 頁)
兩城的防禦,當場傻眼。
湖口被羅大綱的人化成了天然屏障,數十丈的木排橫亙江心,排側有炮船,排外有鐵鎖,層層固護,兩岸營牆,幾百門炮對準木排周圍,縱然一隻鳥要接近木排,也是南柯一夢。九江城本來就是銅牆鐵壁,又被林啟容錦上添花,已是貨真價實的堅不可摧。
千年以前,魏帝國皇帝曹丕站在長江邊,哀嘆道:“天老爺製造長江,就是為了分割南北啊。”千年以後,曾國藩站在湖口城下,也不禁哀嘆道:“長毛賊製造了木排,就是為了不讓我功成名就啊。”
曾國藩雖這樣說,但他不是被困難嚇倒的人。猛烈的進攻在兩座城下同時開始,湘軍在九江城下百路攻城,九江城巋然不動,湘軍死傷無數,但士氣仍在。湖口木排陣前,湘軍用各種計謀攻之,卻無一人能衝入排內,木排周圍漂起了湘軍士兵的屍體。令太平軍驚異的是,對手傷亡越大,士氣卻越高,更讓太平軍驚駭的是,從前的敵人向來見死不救,可湘軍士兵們在戰場上卻親如兄弟,從不丟下一個活人。
這是曾國藩的教化之功,自湘軍建立以來,曾國藩言傳身教給湘軍士兵的就是一個字:和。
“和”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簡單而言,就是與人和諧,與人為善,互相幫助,互相激勵,和衷共濟,由此在一個團隊中形成正能量,良性迴圈,使每個人在關愛別人的同時也在被關愛。“和”的終極目的就是人心齊,俗話說,人心齊泰山移。
曾國藩曾不無得意地對人說:“湘軍是最善和衷共濟的一支軍隊,文與武和,水與陸和,兵與勇和,將與卒和,連廚子和馬伕都和,全軍上下幾萬人,如家人骨肉之聯為一體,而無纖芥嫌隙生於其間。”
曾國藩高度重視“和”文化,“和”文化的四平八穩註定了曾國藩的用兵方略。自他出山以來,曾國藩沒有讓人眼前一亮的兵法,更沒有出其不意的計謀。他靠的就是穩紮穩打,如同一塊鐵板,同進同退,笨拙卻有效。
穩紮穩打成功的前提是,對手也穩紮穩打但實力弱於自己,或者是對手輕敵冒進。遺憾的是,曾國藩面臨的對手雖穩紮穩打,卻不冒進,相反,對手非常有智慧。
曾國藩的對手石達開是太平天國中的翹楚,無論為人還是用兵,都可圈可點。
曾國藩在九江、湖口二城下困頓不前時,石達開和他的夥伴們卻虎虎生風,越戰越勇。曾國藩進攻,他們就堅壁不出,頑強抵抗。曾國藩紮營休整,他們就偷偷溜出城外,對湘軍發動騷擾性襲擊,搞得湘軍將士吃不好睡不實,整日耳鳴、頭痛、煩躁不安,現代醫生會告訴你,這是典型的神經衰弱症狀。
縱然如此,無論曾國藩還是石達開,都不能一口吃掉對方。大家在僵持,都黔驢技窮。窮則變,變則通。誰先變,誰變得巧妙,誰就能拔得頭籌。
曾國藩很難在這種關鍵時刻做出變化,儒家教導人要穩重,前後如一,不可輕言改變。所以,只能是石達開先變。石達開和他的夥伴們認為,曾國藩的軍隊能取勝,關鍵在於水上優勢,湘軍水軍分為大戰艦和小戰船兩部分,大戰艦笨重,但裝備大口徑火炮,能摧枯拉朽;小戰船雖沒有巨炮,卻運轉靈活,能出其不意地讓敵人受到打擊。二者互相配合,用曾國藩的話說,這就叫陰陽互補,取長補短。它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
石達開決定,只要把曾國藩的“陰陽”分開,那就孤陰不生、孤陽不長,曾國藩必然失敗。計策因此而出,石達開調遣湖口全部水軍在湖口至姑塘四十里江面上一字排開,引誘曾國藩來攻。
這是兵法上最簡單的招術:以能示之不能。
曾國藩老成持重,若在平時肯定不會上當。但在1854年年末的湖口江面上,他肯定要上當。因為多日來,他對敵人的城池久攻不下,欲決戰而不能。如今終於有機會和敵人決戰,曾國藩和他的將士們絕不可能放過。
石達開正是找準了曾國藩軍隊急於求戰的心理,所以生出這一計策。曾國藩果然中計,聞聽對方要一戰定勝負,大喜過望,下令全線出擊。湘軍水軍將士個個奮勇,人人爭先,恨不得把所乘坐的戰船插上翅膀,衝向敵人。
曾國藩在指揮艦中看到個個小戰艦如離弦的箭一樣從身邊飛過,又看到大戰艦如史前巨獸轟隆而行,不禁有了吟詩的衝動。但他沒有七步之才,而且當他的艦隊和對手交鋒後,興奮也沖淡了這種心思。他看到敵人如喪家之狗,掉頭急急而逃。
他聽到自己如雲的小戰艦飛速追擊敵人攪動江水而發出的巨響。他興奮地在甲板上直跳,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