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部分(第1/4 頁)
再加上他的身份,邀請個把處的好的陸士同學來加入陸家的勢力是很簡單的事情。
不過這也託福於陸振華的節節高聲。
雖然陸振華被屬下稱作“司令”,但是他真正的軍銜還只是將軍。
陸振華的發家史很奇特,但也離不了貴人的幫助。
他是前清盛京將軍府上的馬伕出身,蒙將軍教導學過一點書,不過在他勾搭上府上的大小姐之後,自然是被逐出家門了。
不過因為大小姐對他頗有些情根深種的架勢,所以盛京將軍為了給女兒一個交代,以示自己沒有刻意打壓陸振華而是讓他去“打出一個天下來”,讓陸振華去東北的另一位將軍手下當了個小兵。
至於他有沒有特意打過招呼,讓陸振華死在戰場上就是另一回事了。
險惡程度……舉個例子,陸振華參加過1895年的甲午海戰。
他在幸運地活了下來之後,沒有退役回鄉,反而轉到了其他人手下,因為這個經歷,升職一直很快。
也算是陸振華運氣好,到了戰場上,不僅沒死,反而逐漸得到上級的看重,而後步步高昇。
到如今,陸振華已經算是東三省的“皇帝”了,但他還是得受到北京那邊政府的轄制。
不過,如今,這位黑豹子卻有了更進一步的機會。
派系林立的北洋軍&閥內部內訌愈演愈烈,終於互相開戰了。
在僵持了半年之後,陸振華的東北軍出人意料地開進了北京城。
“大總統” 的位置終於又要換人,陸振華安然地待在北京,遙控著留在大本營的軍隊,而陸少帥,終於可以直接動手挖牆角了。
陸振華在北京等著大總統的換屆選舉,觀源在東北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整頓。
民國十四年,東北陸軍軍官學校的大批畢業生加入了東北軍。
雖然多隻是中下層軍官,但是觀源對軍隊的掌控力也增加到了一個恐怖的地步。
陸振華最為信任的屬下是李正德,其他雖然也有老將,但是陸振華對他們的信任度也只能算是一般。
也許這就是這個世界為了說明陸振華原著裡如何能作為一個軍&閥拋下軍隊獨自逃奔上海而弄出來的合理原因?
陸振華對麾下軍隊的掌控力並不像外人看起來那麼高,這看起來似乎是件悲哀的事情,但對於觀源控制東北軍來說,卻是極為有利的。
再加上一點,陸振華帶走停駐北京的三萬東北軍人數和整個大軍比起來雖然不算多,但都是精銳,對陸振華的忠心程度也是最高的。
這群人被他帶走,雖然保證了陸振華在北京的安全,但相對於大本營來說,無疑又讓陸振華的掌控度削弱了許多。
觀源的動靜不算大,但也不算小,陸振華終於在北京城待了半年之後把觀源從東北叫到了北京的“總統府”裡。
除了生下了最心愛的女兒心萍的八姨太傅文佩和他目前最寵愛的姨太九姨太王雪琴以及她們二人的子女外,陸振華將家中其他人都留在了東北。雖然說著選個好日子把其他人也接過去,但過了大半年也沒見他有個動靜,也曉得這位只是說說而已,省得旁人說嘴罷了。
觀源被他叫過去之後被他找藉口訓了一頓,仍舊是不痛不癢。
陸振華本人不在東北,為了防止大本營出事,必定是要留人在那邊代他掌權的。
而他最信任的李正德被他帶在身邊,況且李正德忠心是忠心,能力有多少,還真的不好說。那麼能讓他放心的就只有觀源,他自己的親兒子了。
但是觀源已經露出要奪權的苗頭了,他什麼反應也不做,也不行。
於是等到觀源回去的時候,除了陸振華給他增派的幾個副手之外,還有讓他的弟弟陸爾灃、陸爾珏給他幫忙的命令。
陸爾灃和觀源是一母同胞的兄弟,嫡子的名分已經有了,而且他同樣是讀的軍校,陸振華讓他幫忙,沒人能挑出錯來。
而讓陸爾珏來就明晃晃有不信任觀源的意思了。
陸爾珏讀的是商學,能給觀源幫什麼忙?無非就是陸振華不想讓觀源在軍中一家獨大罷了。
只可惜陸振華想錯了一件事。
他以為能利用陸爾灃這個嫡子來分化觀源手中的權力,能透過陸爾珏給觀源弄點亂子出來,卻忘了他這個父親對兒子們的掌控力沒有他想象中的那麼高,他對兒子們的估計也不像他自己想象中的那麼準確。
陸爾灃去讀軍校完全是受了兄長的影響,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