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3/4 頁)
較多,雖說她們只是借住不必同這些比丘尼一道做早課,只是也不好壞了寺院中的規矩。
不過這些個於黛玉卻是剛好,那比丘尼見她們沒有不滿意的地方也就打算離去,只囑咐她們什麼時候去廚房取齋菜,她們自己自然有飯堂,只是這些借住的一般都是自己用,寺院之中的每日的用膳時間很是固定,晚了可是就沒有了。至於那些個不愛吃的想要另外用些什麼的,倒是可以借廚房用用,只是這材料得自己備著,而且寺院之中不得見葷腥。至於這些人的衣物什麼就要自己漿洗了,寺院之中是不管的。
好在黛玉早就打聽過了,因而這次裡還特意帶了個漿洗的婆子,紫鵑幾個若是說做衣裳什麼的還好,這漿洗就不行了。
將幾點注意的事項記下,黛玉親自送了那人出門,只是沒曾想開踏出院門就聽到一陣簫聲響起,黛玉通音律,只一下子就入了迷,停住腳步細細的品味。那簫音若隱若現的,沒有一貫簫音的圓潤輕柔,倒是隱隱的多了些清越,聽音可見其人,大抵是個不流於俗之人。
一曲罷了,黛玉嘆道:“這首取自昭君出塞的曲調本該憂傷委婉,卻不想卻也能見大氣高遠之意。”
那位同樣停下腳步的比丘尼聞言道:“林姑娘也覺得這簫聲好聽。”
“自然,正想請教小師傅,這位簫聲的主人可是住得不遠。”黛玉含笑道。
那比丘尼卻是苦著臉道:“林姑娘,若是喜歡聽聽就好了,那是明瑞王府的紅霞郡主,不大喜歡被打擾。”這話還算委婉的,雖然是出家之人,但是寺中若非不得已實在不想接那位,性子委實不算太好。
黛玉聰慧,只一下就品出了其中的未盡之意,雖覺可惜,倒也不好多言,只謝過那小師傅。
許是覺得黛玉性子好,那比丘尼臨走之際仍有些不放心的再三叮囑黛玉千萬不要去惹那位,那紅霞郡主住得離她們最近,這處院子這麼好卻空了出來未嘗沒有紅霞郡主的原因在裡頭。
這一行為倒是叫黛玉有些哭笑不得,也有些好奇那紅霞郡主究竟是個什麼樣的奇女子,連寺院內的比丘尼都對她這般的避之唯恐不及。只是聞其音律實在不像是那樣一個人。
京中之事她自然不清楚,身邊唯一能問的就是兩個嬤嬤了,這紅霞郡主又是皇室郡主,想必嬤嬤們該是知道些的。
待到一切收拾妥當後,黛玉才抽了個空向張嬤嬤打聽其那位郡主。不想其中還真有故事,叫黛玉聽了嘆息連連。
☆、第三十六章
明瑞親王乃是上皇的異母兄弟,不過因著生母地位低微,本身也無大志,最起碼面上是這樣的,在當年的儲位爭奪中脫身於外,又在上皇即位之處就上表忠心,上皇自然不介意留著這麼一個沒有威脅的兄弟。
只是明瑞雖然是個大事上有些明白的,小事上卻是實在不算精明,紅霞郡主的生母是明瑞親王的正妃,只是當年明瑞親王寵妾滅妻可謂是人盡皆知。明瑞王妃更是被氣得一病而亡,只留下這麼一個女兒。
到底是關皇室顏面,太皇太后不許他將側妃扶正,而是另娶了正妃,這位新進門的正妃倒是比上一位更聰明些,看的透,只牢牢的把著府裡的管事權,下剩的也就隨那兩位去折騰。
只是前王妃一過,年僅五歲的紅霞郡主就處境尷尬了,明軒王府子嗣不少,不說那位得寵的側妃有兩女一子,後進的王妃也很快誕下子嗣,還有其他的侍妾生的。沒了母親的紅霞郡主自然也無人關心,好在當初太皇太后看著她的處境可憐,在新王妃入府之前給她賜下了郡主的封號,也是保全的意思。
只是不知從什麼時候起這京中開始流傳起紅霞郡主的刁蠻霸道,只說她性情極壞,對下人動輒打罵,甚至對著異母的兄弟姐妹也是毫無情面。明軒王妃礙於她的身份不敢管教,這名聲也就差了,如今已經十四歲,明年就要及笄了,可是卻無人上門提親。只瞧著宮裡的意思,左右這皇家沒有不出嫁的郡主。
這些個事情是眾人皆知的流言,只是張嬤嬤乃是宮中出來的,自然知道些真相。“那紅霞郡主小時候很是聰明伶俐,人多不及,當年也是很得太皇太后老人家的喜愛,只是命運不好罷了。”
“為什麼她們要那麼做,明明紅霞郡主只是一個女兒,這般壞她的名聲何必呢?”黛玉悶悶的道。
張嬤嬤不想讓黛玉成為那不知世事的小姑娘因此而也沒瞞著她只道:“那明軒王府的側妃當年被前王妃壓著心中懷恨在心,更兼紅霞郡主是郡主,她的女兒最多也只能封個郡君自然不願郡主好過。至於那位新王妃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