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第4/4 頁)
防範之心,中招也不稀奇,且見如風自己也吃也喝,誰會生那麼多心思去懷疑?
忘念也是有提防之心的,他說他不勝酒力,這便是託詞,為的是想好生照顧玉娘,可也不曾想酒菜中有毒。
忘唸到最後才知曉自己是真的真的愛玉孃的,可為時已晚,至死都未瞑目。
二是設定這麼個結局是反駁第一章算命老道憤世嫉俗的歌,笨驢子不想帶給讀者負能量。笨驢子個人覺得文字的力量是不可估計的,它能改變一個人的三觀,當然,笨驢子寫的東西還沒有那麼的富有深度,發人深省,但笨驢子希望各位讀者們能從這文中感覺出遺憾,更希望讀者們遇到感情能妥善的處理,有愛就勇敢的說出來,有恨也要大膽的告訴對方,做個愛恨分明的人。就像林憶蓮傷痕歌詞中的那樣,該愛就愛,該恨就恨,要為自己保留幾分,你若勇敢愛了就要勇敢分。
言歸正傳,玉娘也不算不喜歡忘念,只是因為忘念情太長,太厚重,讓她不敢放肆不敢輕賤。其實她也有蠢蠢欲動的時候,一是問忘念可願歸隱山林,二是要忘念同她回洛城。但如風在府裡唱的那出戏叫她心生膽怯,因為她落胎時用藥過重,落了疾,又加上長期抹麝香,造成了不孕,她擔心與忘念在一起,日後會因無子而成怨偶,是故已生膽怯之心,再加上忘念一說‘我大本營在這兒,去洛城有甚用’,玉娘哪還敢提同回洛城一事,因為她珍惜忘念,所以才患得患失,不敢魯莽。
伯禎至死都不曉玉娘已死,也算是對那段感情最好的結果。因為多年之後,濃情已轉淡,知曉又有何用呢?
也許萬全越來越叫人生厭,但是他對伯禎的忠心無人能及,換位思考一下就知為什麼他會這麼做。
為什麼了塵子、李冶庭到後來就沒出現了?生活不就是這樣嗎?有人來有人往,人走茶涼。
笨驢子也不想將他們寫成此生獨愛玉娘一人。這在一夫多妻的古代無異於天方夜譚。
可能有些讀者會覺得看小說無非是找個樂子,去感受生活極少數的圓滿,就不能將他們寫成皆大歡喜麼?但笨驢子比較崇尚現實主義,有悲劇有喜劇這才是生活。就好像以前看繞樑三日的憾生一樣,人總是這樣,當快要失去的時候,才覺其重要,當失去了後,才幡然醒悟。人都逃不過老天爺的翻雲覆雨手,生活就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