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4/4 頁)
頭次短兵相接,竟以他大敗而收尾!真兒是奇恥大辱!竟不敵一婦人!竟不能滿足一婦人!
金福安見伯禎神遊四方,便道:“有事稟奏,無事退朝。”
工部尚書田志遠出列啟奏,請旨為災區撥資建房一事。
伯禎知民生問題乃國家社稷,非同小可,不可馬虎。問了初預重建幾民房,撥款賑災怎安排云云。
工部尚書未能對答如流,伯禎不悅,令其祥寫計劃書而後報。
下朝後,將方尚書、王將軍二人傳至御書房,對此事共商對策。
方尚書道:“如今國庫尚不充盈,此時撥鉅款恐為風險之舉,需謹慎。”
王將軍也贊同其言,道:“那些個滑頭小兒俱是不懷好意,均想借此機得橫財一筆。”
伯禎如何不知曉其中貓膩,以往與太后同朝,他尚未獨挑大樑,是故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可自他回宮以來,太后不知為何突然不再幹預朝政,所有決策由他自定。他慮此事恐不如表面賑災如此簡單,定有陰謀潛伏。道:“若朕不撥款救災豈不寒民心?”
方尚書道:“恕微臣直言,皇上撥款實為黎民百姓所憂,其心是佳,但也禍患重重,一來攜災資南下過於引人注目,途中恐生事端;二來護資官員若串通一氣狼狽為奸,實資落災區也怕是所剩無幾;三來建設官員與商勾結,偷工減料,必會致使百姓怨聲載道起忿心,若為人所惑揭竿起義更是後患無窮。災款需撥,但譴何人護送監製這是問題之一,走何道為問題之二,下撥多少為問題之三,如何建設為問題之四。”
伯禎愁緒重重,放眼觀去可信可用之人卻少之又少。
王將軍道:“要不我攜資南下,哪個耍滑頭不老實,老子一刀送他入西天。”
伯禎出言反駁,道:“你去不妥,趙稚不日回京,若生事端,遠水救不了近火。”
王將軍道:“那咋辦?”
伯禎道:“此事還望二位愛卿仔細籌劃一番啊!這節骨眼上萬不能出差錯,否則便是星落雲散。”
方王二人皆是神色凝重,謹記其言,告退。
因現與玉娘有實有名,伯禎對玉娘防備心減半,酉時剛至,伯禎便擺架養心殿。
豈料玉娘不在宮裡,尋人問,得知玉娘外出尋猴。
問已尋多時?
宮人答:用了早膳便去尋了,至今未歸。
伯禎驚,昨日命人尋猴便未果,只以為受了驚嚇,未見玉娘不敢出影,是故未放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