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4/4 頁)
他和以色列妓女發生關係,我也不能確定他是不是會真的感到難堪。”
“門外的那些政治家是我的問題,”總理說道,“不過我恐怕本傑明·斯通是你的問題。只要你認為適當,隨便怎麼處理吧。”
第二部 考驗
11
大戰之前,莫里斯·哈勒維是馬賽最傑出的律師之一。他和妻子蕾切爾住在時尚社群的席爾瓦貝爾大街,那裡是本土化的猶太成功人士聚居的地方。他們的房子莊重富貴。他們以身為法國人而驕傲。在他們心裡,自己首先是法國人,其次才是猶太人。的確,莫里斯·哈勒維同化程度太深了,他甚至很少去猶太人的教堂。然而德國入侵以後,哈勒維一家在馬賽的詩意生活戛然而止。1940年10月,維希“合作政府”頒佈了《猶太人地位法》,將猶太人降為維希政權下的二等公民。哈勒維被剝奪了律師行業資格。他被勒令在警察局註冊,後來他和妻子又被強迫在服裝上佩戴大衛之星的標誌。
到了1942年形勢惡化了,盟軍進攻北非後,德軍進入了維希政權的法國。法國抵抗力量對德軍實施了一系列致命打擊。作為報復,德國的保安警察在維希政權的協助下采取了血腥的殺戮。莫里斯·哈勒維面對威脅,再也不能坐以待斃了。當時蕾切爾已經懷孕。要在馬賽的亂局裡照顧好新生兒,那將是無法承受的負荷。他決定離開城市到鄉下去。他用積蓄在埃克斯城外的山裡租下了一處村舍。一月份,蕾切爾產下一名男嬰,取名艾薩克。
一週後,德國人和法國警察開始集中猶太人。他們花了一個月才找到莫里斯和蕾切爾。二月的一個晚上,在一位當地的憲兵陪同下,一對德國黨衛軍軍官出現在村舍門前。他們給了哈勒維一家二十分鐘收拾好一包行李,不得超過六十磅重。就在德國人和憲兵在廚房等候的時候,住在隔壁的婦人出現在門口。
“我的名字叫安妮·瑪麗·德拉克洛瓦,”她說,“我去市場的時候把我兒子託給哈勒維一家照顧了。”
憲兵檢視了記錄。記錄顯示房子裡只住著兩名猶太人。他把哈勒維夫婦叫出來,說道:“這個女人說那孩子是她的。是真的嗎?”
“當然是,”莫里斯·哈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