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第3/4 頁)
“邵士梅一直在追查白蓮教的事情,你自己多加小心。別再來找我了。”
她還沒再回頭,身後響起元淳低沉的聲音。
“山中人兮芳杜若,
飲石泉兮蔭松柏,
君思我兮然疑作。”(注1)
幽幽的吟誦聲在白菁菁耳邊迴盪,她忍不住加快了腳步,不再去聽背後的聲響。元淳的聲音卻縈繞著不肯離去。
“雷填填兮雨冥冥,
猨啾啾兮狖夜鳴。
風颯颯兮木蕭蕭,
思公子兮徒離憂。”(注1)
山中人兒,你就像芬芳的杜若,那般地迷人。我口中飲著石泉水,頭上遮著松柏。你會想起我嗎?我心中信疑交錯。雷聲滾滾,雨勢溟溟濛蒙;猿鳴啾啾,穿透沉沉夜幕;風吹颼颼,落葉蕭蕭墜落。我思念著你,卻知道這都是徒然,不禁橫生揮不去的煩惱和憂愁。(注2)
白菁菁不禁惱怒了起來,將手中的杜若往後一丟,送回元淳懷中。她一揮衣袖,一個眨眼,瞬間消失在原地。
元淳表情怔松地看著白菁菁離去,手上一鬆,那束杜若花便掉落在泥地裡。他面無表情地從杜若花上一腳踩過,淨白無暇的花瓣瞬間零落不成樣。
白菁菁獨自回了狄家,把自己關在房間裡。恆娘與朱氏卻玩得十分盡興,回家之時已是天色將暗。兩人身上都帶著微微的醉意。
恆娘拍拍朱氏的手背,巧笑倩兮:“回去後,去見見你相公,然後就回房休息。他若夜裡來敲你的門,你也不要應。往後他若再找你,十次裡你只能應他兩三回。”
朱氏嫣然一笑,瞭然地看了她一眼,轉身歸家。不久夫妻二人又如膠似漆,恩愛不減當年。
她再來見恆娘時,容光煥發,嬌豔如一朵鮮豔的玫瑰。恆娘含笑看著她:“如今你已經重得相公的寵愛。不過你生得雖然很美,卻不夠嫵媚。”說完她朝朱氏一挑柳眉,暗送秋波,眉眼間嫣然送情。
朱氏學了許久,才堪堪有了幾分相似。恆娘含笑道:“我能幫你就這麼多了。至於房中術,需要你自己多加揣摩,箇中滋味不可言說。關鍵是投其所好,隨機應變。”
朱氏此去果然將相公迷得神魂顛倒,她對待寶帶卻越發和善。朱氏心中十分感激恆孃的提點。
她再上門拜訪恆娘時,恆娘卻突然向她告別:“我這幾日一直在做噩夢,心中頗為不安,十分擔心身在京都的老父。明日,我便準備帶著妹妹回京都省親,往後便不能再見面了。”
朱氏大吃一驚:“狄相公家就在長沙城,你省親完了還可以回來。”
恆娘含笑看了她一眼:“你這麼聰明,應該也猜出我的身份了。你我相交已久,我本不該向你隱瞞。我其實是一隻狐妖,幼年被繼母不容趕出家中,萬幸蒙狄家收留。我一直感念狄家的恩情,不捨得離去。但如今我父親年事已高,只怕時日無多。我與妹妹回家後便不會再回來了。”
朱氏聽完,抓著恆孃的手,淚流滿面,哭成一個淚人。
第二日,朱氏仍不死心,又登了狄家的大門,發現狄家一家人都十分驚慌惶恐,因為恆娘突然消失地無影無蹤。
卻說恆娘帶著杜十娘回京都,亦邀請白菁菁同行。白菁菁無處可去,便點頭同意。她本準備送元媛歸家,無奈元媛始終不肯答應,白菁菁無法,只得帶上她一起去京都。
恆娘路上向白菁菁解釋了她家的情況。幼年時,她的父母十分恩愛,家庭和睦其樂融融。不久她母親在白蓮教光明頂一戰中去世,留下她父親和她姐妹兩人。父親便借酒消愁,沉溺於悲傷之中不能自拔。後來繼母雖進了門,但他對繼母仍十分冷淡。
他不僅對繼母冷淡,連恆娘姐妹倆的面都不願一見,一年中大半時間都消失地無影無蹤。繼母對她們姐妹越加嫉恨,趁恆娘父親離家之時,將她們趕出家門。
恆娘帶著妹妹四處流浪,後來被狄家老母收留了。恆娘為了報答狄母的恩情,嫁給了狄相公,多年來一直留在狄家捨不得離去。杜十娘卻不喜留在狄家,自己獨身在外四處晃盪。
成年後恆娘父親曾經來長沙城找過她們姐妹,但彼時她們早已長大,各有境遇,對父親的渴望也不再那麼強烈了。杜十娘始終耿耿於懷不肯回去。恆娘父親無奈便回了京都。
至此他方醒悟過來,猶如大夢一場,醒來發現妻子去世,兩個女兒也與他離心。他頓時心生悔意。他戒了酒,將後娶的妻子遣送歸家,修身養性,閉門不出。
他便是京都杜元白,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