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部分(第3/4 頁)
定了倭國的命運。
當然。這仍舊是一次秘密的會談,除了楊豐和肯尼迪是不會有第三個人知道的,而且就算未來他們也不會對任何人透露這次會談的內容,至於其他的就沒什麼好談了,哪怕肯尼迪上臺該圍堵大明也還是要圍堵的,所以安南的戰爭肯尼迪也是必須要打下去,實際上肯尼迪想把倭國甩給楊豐也並沒安什麼好心,他的目的就是以此拖住楊豐,然後安安穩穩解決安南。
遏制大明這是米國的國策。並不會因為政黨交替而改變,民主黨上臺也只不過是由公開的對抗變成隱秘的而已。
楊豐和肯尼迪達成關於倭國的秘密交易後,緊接著李同志那邊也終於做出了決定,出乎預料的是他們選擇了第二種方案,也就是五千臺離心機,另外再加一枚原子彈。
“看不出,他們還挺有自信的嘛!”
楊豐有些意外地說。
他原本以為李同志會選擇第三種方案呢,畢竟按照他的條件。這枚原子彈必須在人湊夠了以後才能給他們,四百萬人從各地輾轉到港口。再透過海運一批批運輸過來,這需要很長的時間,弄不好得一年才行。畢竟楊豐這邊也不可能什麼都不幹,然後把所有船都派去運人,就算他能這麼幹那邊也沒能力給他把船塞滿,這樣的話至少一年後那邊才能獲得這枚原子彈。而逆向仿造並不是一個簡單的活兒,總之如果按照這種方案,他們至少兩年後才能爆炸第一枚核彈。
而第三種方案卻可以保證他們最晚一年半時間就可以獲得。
別小看半年時間,這種東西早擁有一天和晚擁有一天的差別都有可能巨大。
“估計他們應該沒有那麼多人可換了。”
胡好笑著說。
這種可能的確存在,畢竟這時候新華的社會糟粕也該清理乾淨了。
“不管這個。四百萬就四百萬吧!有這四百萬人咱們的總人口也就突破六千萬了,努努力,二十年後過億完全可以期待。”
楊豐有些興奮地說。
“只是他們擁有原子彈以後,對我們恐怕也會有影響。”
胡好不無憂慮地說。
事實上對於楊豐這筆堪稱喪心病狂的交易,他手下沒有幾個贊成的,只不過元首大人權威在那裡,也沒人敢公開反對,雖然他們也和楊豐一樣,希望獲得大批移民然後充當廉價勞動力,但並不像楊豐一樣,為了這個目標不擇手段,畢竟實際上大明周圍有的是廉價勞動力。
更別說拿核武器技術來交換了。
要知道雙方可不是一個陣營的。
“沒有我們幫助他們也會有核彈,只不過時間早晚而已,最晚也不過五年時間,他們那樣的國家一旦全力以赴做某件事情了要比人們想象中快得多,你知道他們現在如何獲得鈾黃餅嗎?就像古代手工作坊打鐵一樣,無數根本不知道什麼是核物理學的礦工們用鎬將鈾礦石刨出,然後用碾糧食的碾子將鈾礦石碾碎,再透過強酸浸泡、豆腐包過濾、鐵窩煎熬等環節,最後將鈾礦石製成黃餅,他們甚至還在發動數以十萬計的普通農民來做這項工作。
他們的確沒有先進裝置,但他們有無數的人。
我們現在幫他們,只不過是讓這個過程更簡單一些,消耗的人力少一些,速度更快一些而已,但卻為我們換來了最需要的人口,何樂而不為呢?”
楊豐說道。
實際上這時候李同志那裡的第一座鈾濃縮工廠已經開始準備安裝裝置,只不過因為蘇聯專家撤走不得不停了下來,使用的是蘇聯淘汰下來的氣體擴散機,但這東西得幾千臺級聯才行,結果只能接下來自己慢慢搞,一直到四年後才獲得第一批高濃度鈾235。而楊豐給他們的離心機需要的級聯數量要遠遠少於擴散機,基本上可以邊安裝邊生產,五千臺離心機全部執行起來的話。一年可以生產幾百公斤武器級鈾,這樣就足夠李同志在明年年底可以獲得原子彈的製造能力。
當然他們還得先把原子彈的製造技術解決了。
他必須得防止米國人在安南使用戰術核彈,雖然原本歷史上米國人沒有使用,但這一次就不敢保證了,李同志擁有核彈和一定程度的投送能力,至少對米國人來說也是一種威脅。再加上蘇聯人的威脅,基本上就能保證米國人不至於狗急跳牆了。
胡好也沒有再多說什麼,實際上這時候楊豐基本算無遺策的記錄,已經在手下心中形成了盲目的信任,元首大人要做的,無論多麼匪夷所思,那都是有深謀遠慮的,他們不明白只是因為他們還沒有達到元首大人的高度而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