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部分(第2/4 頁)
歡迎第二次前拯救他們的朋友。那熟悉的金色龍徽,那熟悉的手絹降落傘,再一次引爆了西柏林人民的熱情,他們站在每一處街道,站在每一處屋頂,站在每一扇視窗,揮舞著手臂,揮舞著大明的旗幟,揮舞著楊元首的照片,就像當年他們揮舞著另一位元首的照片一樣。
這一刻成為很多柏林人銘記終生的記憶。
巨大的鯤鵬運輸機一架接一架降落在滕珀爾霍夫機場,一箱一箱食品,藥品各種生活用品被抬出機艙,緊接著向美軍和西柏林的民眾發放下去,然後出現在每一個西柏林人的手中,很快整個西柏林變成了歡樂的海洋,
而在西柏林上空,負責護衛的明軍戰機不斷盤旋,向整個世界展示著帝國的強大。
東柏林一座建築物的一扇視窗,一名蘇軍將領用望遠鏡看著天空,遠處隱約傳來西柏林人“元首,元首!”的歡呼聲,在他下面的街道上,是東柏林人多少有些豔羨的目光。
“這就是我們努力的結果?為那個帝國zhu義者搭建表演的舞臺?用我們的可笑來襯托他的偉大,用我們的懦弱來表現他的英勇,用我們的卑劣來為他披上一件高尚的外衣?我們成了什麼?一群蠢貨,一群小丑,一群欺軟怕硬的笑料。”
他恨恨地說道。(未完待續。)
第五九一章 後gong
承天停戰協議一直拖到年底才正式簽字,緊接著就是分界線以南倭國解放軍的撤退,雙方戰俘的釋放,******的釋放之類亂七八糟的事情,拖拖拉拉到過了大明曆的春節才算完成,至此倭國開始了漫長的,應該說遙遙無期的南北分裂。
實際上但凡有頭腦的人都明白,只要楊元首不死,他們是不會再有統一機會的。
雖然停戰協議簽了,但鑑於只是停戰而不是和平,所以在xie惡勢力威脅下的民倭百姓,還必須得依靠國際正義力量的繼續保護,簡單點說也就是還得繼續由外國駐軍。首先美軍是肯定要駐紮的,因為分界線更接近北緯三十六度線,所以這條線被習慣地稱為三六線,而美軍將在三六線以南繼續維持兩個師的駐軍,由在這裡留下最痛苦記憶的第二十四步兵師和第四十五步兵師分別駐守東京和富山。
呃,後者就是在青森創紀錄的那個師,他們的師長和被俘官兵全部被釋放了,倒是的確沒有受到nue待,只是在北海道當了一年苦力而已。
明軍兩個旅也留在三六線以南駐防,其中第七機械化步兵旅駐守水戶,第三山地步兵旅駐防長野,倒不是楊元首很有這份閒心在北方保衛民倭,而是肯尼迪硬拉著他駐軍。現在兵力捉襟見肘的美軍,能夠在三六線上維持兩個師已經是極限,但這點兵力真打起來肯定沒什麼卵用,對方一頓飛毛腿導彈就能轟死大半,所以只能硬拉著明軍一起留下,好在肯尼迪也知道楊豐對倭國已經沒什麼興趣了,所以並不擔心這樣做會留下什麼隱患。
就這樣明軍也開始過上了偶爾強jian個倭國女學生的美好生活。
這種生活在倭王國可不敢幹,雖然是三類屬國,但那裡的老百姓也是大明帝國公民,可以直接跑到帝國法院去起訴的,而民倭因為身份有爭議,所以民倭老百姓的訴訟帝國法院是不會受理的。
另外在楊豐的逼迫下,光頭佬也心不甘情不願地留下了一個團駐防倭國,防區就在東京北部,原本楊豐是要他把他參戰的那個師全留下的,但光頭佬堅決不答應,最後只留下了這一個團。至於其他各國聯軍,則都相繼拎著大包小包的戰利品各自回國,甚至還有的居然帶著倭國少女一塊兒走,總之雖然他們為了倭國的自由民主流血犧牲過,但也都還沒虧了。尤其是阿薩姆和阿聯兩軍,因為考古考了最有價值的一處古蹟,所以上上下下離開的時候都是帶著滿懷喜悅的。
包括南高麗軍也撤離了倭國。
這些參戰的雜牌聯軍中,就屬他們損失最慘,因為最早參戰而且經歷了前期的慘敗,投入倭國戰場的四個南高麗師,在這場戰爭中死傷超過六萬,基本上每個師都換了一茬兒。而且屬他們最不受待見,甚至撤軍的時候還有倭國人跑去朝他們的軍車丟爛魚的,好在肯尼迪被他們的忠心耿耿所感動,特意給南高麗政府又批了一大筆援助,也算是一點安慰了。
就在停戰協議簽署後,蘇聯迅速和人倭政府簽署了正式的租借協議,從後者手中租借青森作為軍事基地。
原本赫禿子只是想著在北海道弄個港口,比如說釧路的,但現在他當然不會再看得上這樣的小港了,有青森這種好地方幹嘛還要釧路呢?他不但租借了青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