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第2/4 頁)
殺人的戰場。我自來江西后,總在做這種事,心上很有愧啊。”
不喜歡打架,卻把打架上升為一種藝術,這就是王陽明。
他的心思沒有幾個人可以明白,他的弟子對老師創造的震動天地的奇功非常感興趣,但王陽明很少提及用兵之術。他的精力是在學問上,讓每個人光復良知成為聖人,才是他最喜歡做的事。
當朱宸濠在囚籠裡沉浸在往事中時,王陽明隱約感覺到這件事還沒有完。他在1519年農曆七月三十連上兩道報捷書,一是報告收復了南昌城,二是報告活捉了朱宸濠。他把兩件事分開寫,就是想提醒皇上朱厚照,不是為了誇耀功勞,而是強調他王陽明所以如此捨身涉險建下這番功勞,就是希望皇上能改弦更張,不要再自私任性。
他如此費心費力,希望能避免的一些事情,還是發生了。
第一個把朱宸濠造反的訊息送到北京的是巡撫南畿(轄今江蘇、安徽兩省、治所南京)的都御史李克嗣。和很多人一樣,李克嗣在奏摺中也沒有明說朱宸濠造反,只是說南昌必有驚變。王瓊得到訊息後,立即要求朱厚照召開緊急會議,對朱宸濠造反這件事進行認定。王瓊一口咬定朱宸濠肯定是反了。但其他朝臣有的是朱宸濠的朋友,有的則採取觀望態度,都認為朱宸濠不可能造反。他們還舉出證據說,南方各省的官員都有奏疏到京,沒有一個人說朱宸濠造反了,只是說南昌城有變。“有變”和“造反”可有天壤之別,不能亂說。
朱厚照這次突然有了智慧,他把錢寧和臧賢下錦衣衛獄,嚴刑拷打,兩人招供:朱宸濠的確有造反的心,所以南昌城有變,應該就是謀反了。
朱厚照猛地吃了一驚,王瓊要他不必多慮,因為王陽明在江西。他當初讓王陽明到江西剿匪的終極目的就是擔心有今天這件事。按他的見解,朱宸濠是個釘子,王陽明就是錘子。王陽明以雷霆速度剿滅南贛土匪的例證讓朱厚照吃了顆定心丸。在王瓊的提醒下,他立即釋出命令,要王陽明擔任江西巡撫,平定朱宸濠叛亂。
很快,王陽明的兩道明言朱宸濠謀反的奏疏也陸續到京,朱厚照這次確信,朱宸濠真造反了。
朱厚照這回出人意料地不吃驚了,他對身邊的親信江彬和張忠說:“寧王怎麼敢造反啊,太讓我生氣了,我真想和他短兵相接,手刃此賊。”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張忠小心地探詢:“不如您御駕親征?”
朱厚照眼睛放光。江彬趁勢說:“當初您出居庸關親征蒙古小王子,天下人都對您的英雄事蹟直豎大拇指。”
張忠繼續挑逗朱厚照:“江南風景如畫,美女如天仙,皇上從未去過吧?”
朱厚照眼前立即出現一番美女如雲的幻境,他發情得跳了起來:“好,親征!”
眾臣譁然。幾年前,朱厚照以“威武大將軍朱壽”的名義跑到關外去和蒙古小王子打了一架,據說他以滴水不漏的指揮排程和身先士卒的無畏精神取得了那場戰役的勝利,擊斃蒙古人幾百人,在民間傳為美談。但他是偷偷出關的,他後來回到北京時,所有大臣都向他發難,指責他窮兵黷武,以尊貴之軀陷危險之地,根本就不符合皇帝的身份。朱厚照為了解決這些煩惱,還動用廷杖,打了很多人的屁股。不過他在那時就明白,皇帝去戰場艱難異常。所以之後的兩年內,他雖然對戰場如痴如醉,但在眾臣的壓力下再也沒有出去過,只在紫禁城的各個皇家娛樂場所度日。據他自己說,雖然娛樂場所裡有野獸有美女,凡是滿足人慾的應有盡有,但與驚心動魄的戰場相比,實在味同嚼蠟。
實際上,發生在1517年朱厚照和蒙古兵團的應州戰役名不副實。朱厚照是在帶著少量衛隊出關遊玩時偶遇蒙古兵團南下,朱厚照就以他的衛隊為誘餌,引誘蒙古兵團發動攻擊,然後以皇帝的命令調集各路邊防部隊。蒙古兵團在進入他設定的埋伏圈後,雙方開戰,蒙古兵團大敗而逃。
一些人煞有介事地說,這次戰役充分顯示了朱厚照的軍事才能。其實,人人都能誘敵,朱厚照能有應州戰役的小勝,全是因為他以皇帝的身份調動增援部隊,增援部隊哪裡敢耽擱片刻,而且有的邊防部隊根本未接到命令就跑來救駕。這是一場十倍於敵的戰役,卻讓蒙古兵團主力衝出重圍,簡直是丟臉到家了。
按王陽明的看法,平時吃喝玩樂不肯靜養良知的人,遇到戰事時絕不可能取得勝利,因為他們做不到“不動心”。他們的心被物慾所牽引,一直在躁動。這樣的人怎麼可能鎮定自信地指揮千軍萬馬?
固然,明帝國的文官們都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