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3/4 頁)
一種即刻就能獲得別人信任的大哥天賦。青少年時期謝志山曾讀過很多書,特別喜歡兵法。當時江西政府橫徵暴斂,逼出了一大批五花八門的冒險家進山做了賊。政府屢次圍剿,勝少敗多。謝志山馬上就發現了政府軍的羸弱戰鬥力和深林險山的大好地利,於是在沒有任何人逼他做賊的情況下,他帶領著他的朋友們落戶橫水。接著,憑藉深廣的社會關係,拉攏了一大批才華橫溢的人物,陸續在左溪、桶岡建立了根據地。在粉碎歷任南贛巡撫圍剿過程中,謝志山掌握了游擊戰的精髓,他在戰爭中學習戰爭,越做越大,他的野心也越來越大,王陽明來南贛之前,他在南贛地區已經獲得了巨大的名聲,他自稱的“徵南王”名號覆蓋到了整個南部中國。
謝志山始終堅信一點:想要做大事,一個人的智慧是不夠的,必須要招攬各種人才補充他的大腦。在南贛山賊中,謝志山手下的謀士最多,而如何招攬到這些足智多謀的人為他效力,正是他最擅長的地方。他結交藍天鳳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藍天鳳做山賊的時間要比謝志山早,他的根據地在左溪,做得風生水起。謝志山聽說藍天鳳很有頭腦,而且志向遠大,就單槍匹馬去左溪拜訪藍天鳳。
去之前,有謀士對他說:“大家都是土匪山賊,不講道義,小心藍天鳳黑吃黑。”
謝志山說:“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況且我平生交友只以誠心實意待之,以情動人。如果他不領情,我就持之以恆,直到他被我感動,做我的兄弟為止。”
藍天鳳沒有想要火併謝志山,但他對謝志山要他入夥的事不以為然。二人喝到酣處,藍天鳳斜眼看向謝志山,傲慢地說:“大家都是出來混的,手下都有幾千號兄弟,你讓我跟你,我這面子該往哪裡放?我的兄弟們怎麼看我?政府軍怎麼看我?這一大片山林怎麼看我?”
謝志山決心用“理”來說服藍天鳳。他說:“團結就是力量,咱們抱成團,人多力量大,能成大事。”
藍天鳳覺得很好笑,說:“你大老遠的連個衛兵都不帶跑到我這裡,就是為了說這些?我自己也能成大事,何必要勞煩你,請回。”
謝志山笑呵呵地睡了一晚,第二天什麼話都沒說就下山了。藍天鳳沒想到,幾天後,謝志山一個人挑著兩桶酒來了。他對藍天鳳說:“我上次喝你的酒,發現太烈,如今是酷暑,喝烈酒很不健康,我給你送來兩桶清淡的酒。雖然不如你的酒好,但至少在這個季節喝起來是很舒服的,還可以養生。”
藍天鳳有點小感動,他想不到一個做山賊的心居然如此精細。不過,他還是沒有要和謝志山交朋友的意思。那天兩人喝酒,謝志山隻字不提要他入夥的事。喝完酒,謝志山就晃晃悠悠地要走,藍天鳳挽留,謝志山繃起臉來說,這是你的地盤,我怎麼可以隨便留宿,傳出去被人說閒話。藍天鳳愕然。過了幾天,謝志山又來了,帶來了新鮮的肉和上好的酒。從此後,謝志山成了藍天鳳的常客,每次來,必是大包小包一大堆東西。
終於有一天,兩人喝酒時,藍天鳳發出一聲長嘆,對謝志山說:“兄弟,咱們聯合吧,以後你就是我老大,有事儘管吩咐。”
謝志山用這種方式“邀請”了很多能人上他的根據地為他效力,劉備“三顧茅廬”在他面前簡直不值一提。
無論是謝志山還是藍天鳳,他們的武裝人員都以畲族為主。畲族原本在廣東,後來廣東和江西首長達成一項協議,畲族人就遷到了江西。這些人原本只是遵紀守法的百姓,但政府的高稅收和他們本性中的好勇鬥狠很快讓他們三五成群、持續不斷地對當地居民進行攻擊。到了後來,當地居民的田地和房屋都被他們搶了去,謝志山與藍天鳳又把他們聚集到一起,更是無法無天。
謝志山和詹師富截然不同。詹師富只關起門來稱王稱霸,典型的奉行保守主義的山賊。而謝志山經常會對政府發起小規模的軍事進攻。就在王陽明來南贛的幾天前,他還發起了一次攻擊南康的軍事行動。不過,他的力量雖可以拔寨,但還未強大到攻城的地步。所以,他的每次攻城戰只不過是騷擾,不會對政府構成實際威脅。
謝志山之所以有“主動出擊”的行為,就是因為他和他的謀士們經過多年分析總結出一個真理:政府軍奈何他們不得。實際上,他根本就沒有同時面對過二省以上的部隊圍剿。由於四省距他的根據地路途不一,有的先到,有的後到,他能利用這種時間差快速有效地進行反圍剿。謝志山的根據地在他自己看來是險不可摧的,這讓他不由得產生了盲目的自信。王陽明在打詹師富之前曾揚言要打他的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