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第2/4 頁)
葉芳本是南贛地區的造反首領之一,後被王陽明招降,在桶岡之戰中身先士卒,立下汗馬功勞,很得王陽明的讚許。南贛匪患平定後,葉芳在惠州府政府工作,不過他仍然擁有精兵一萬人,是當時朱宸濠積極拉攏的物件之一。如果這個訊息屬實,那王陽明將陷入絕境。吉安府恰好在朱宸濠的南昌和葉芳部隊駐紮地中間,二人夾攻,王陽明縱是吳起、韓信再世也無濟於事。
但王陽明認為葉芳絕不會和朱宸濠連成一氣。他以深邃的洞察力告訴驚慌失措的弟子們:“山賊草寇們都以茅草建築房屋,但凡叛亂都會把房屋燒燬,以示破釜沉舟的決心。可我曾路過他大本營,見他們用上好的原木為房屋的建築材料,如此重視家園的人,肯定不反。”
後來的事實證明,葉芳的確不會反,而且還在王陽明平定朱宸濠的戰爭中出力不小。
1519年農曆七月初二,朱宸濠帶著他的主力部隊開出南昌城,目的地:南京。他根本沒有理會季斆去招降王陽明的成敗,也許在當時的他看來,一個手無精兵的人,即使他是用兵如神的王陽明,也不會構成什麼威脅。所以,他毫無顧慮地去實現他的理想。
王陽明更加忙碌起來,他命令各地仍然效忠中央政府的官員集結所能集結到的一切部隊,在本年七月十五會合於離南昌九十公里的臨江樟樹鎮,他將在此地集結兵力後向北對南昌城發動總攻。
隨後他很擔心中央政府對朱宸濠的造反認識不清,又連上兩道奏疏,在其中一道奏疏中,他提醒朱厚照:“您在位這十幾年來,屢經變難,民心騷動,可您卻四處巡遊,皇室謀動干戈不止。我告訴您,覬覦您龍椅的又豈止寧王一人?天下的奸雄又豈止在皇室?如果您不易轍改弦,罷黜奸諛,以迴天下豪傑之心,絕跡巡遊,以杜天下奸雄之望,那麼會有無數個寧王站出來。我一想到這裡,就心寒徹骨。如果您真的能像漢武帝那樣有輪臺之悔,像唐德宗那樣有罪己之詔,天下人必被感動,天下人心必被收服,那真是江山社稷之幸。”
朱宸濠可沒有王陽明那份“愚忠”的心,他倒巴不得所有的皇帝都像朱厚照那樣昏庸。皇帝昏庸,他才有機會。可不知為什麼,朱宸濠感覺這次革命的開頭就不怎麼順利。雖然有攻陷南康和九江的成績,但他被王陽明的虛張聲勢耽誤了近半個月,這讓他很不爽。另外,在他水軍誓師那天,出了個天大的意外。本來是萬里無雲的天突然變化,雲氣如墨、暴風驟雨、電閃雷鳴。他的艦隊先鋒官被雷擊。一艘軍艦瞬間起火,很快就燒成了灰燼。朱宸濠對這一晦氣的預兆很不開心,更不開心的是,他睡夢中看到自己照鏡子,裡面的他白髮如霜。驚醒之後,他沮喪地叫來解夢專家。解夢專家看到他那半死不活的架勢,趕緊安慰他:“您現在是親王,而夢到頭髮白,‘王’字上面一個‘白’,乃是‘皇’字,此行必輕取皇位!”
這個解釋真是千古一絕!朱宸濠重獲青春的活力,命令水陸大軍全力向前,取那命中註定的皇位。
朱宸濠兵團一路沿江北上,過九江後又勢如破竹,推進到安慶附近。朱宸濠命人去安慶招降,結果安慶知府張文錦不吃這套,還給朱宸濠帶了口信,詛咒他必死在安慶城下。朱宸濠七竅生煙,決心攻陷安慶活剝了張文錦。我們從地圖上可以看到,南昌、九江、安慶和南京是在南北向的一條直線上,四個城市都在長江邊,所以去南京必透過安慶,但透過它和攻佔它不是一回事兒。按李士實的意思,朱宸濠沒必要和安慶較勁,應該迅速透過安慶以最快的速度去攻南京。朱宸濠看著李士實蒼老而紅通通的臉,試圖找到他居心叵測的證據,可惜沒有找到。
他對李士實說:“如果不把安慶拿下,我們攻打南京又不順利,安慶部隊斷了我們的後路,我們就插翅難飛了。”
李士實說:“安慶城易守難攻,我們會在這裡浪費太多時間,南京方面一旦有了準備,那我們可真是插翅難飛了。”
朱宸濠說:“就是因為我們浪費了太多時間,所以南京城肯定早就有了準備,我們應該穩紮穩打,如果真的打不下南京城,還能有個退路。”
李士實跌足道:“都到了這個份上,還要什麼退路。南京是帝國的第二心臟,攻取南京,太祖墳前登基,南方就是我們的了。不直趨南京而攻安慶就是不要西瓜撿芝麻。”
朱宸濠不理李士實,命令他的兵團猛攻安慶城。安慶城和它的主人張文錦開始經受嚴峻考驗。
安慶城誕生於南宋初年,它被築於長江北岸的目的就是為了防禦從海上進攻的蒙古兵團,由此可知,它必定是易守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