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第2/4 頁)
讓朱宸濠老實本分。但朱宸濠做賊心虛,一聽說中央政府派駙馬前來,想到的卻是另一個典故。
這個典故是這樣的:明帝國第九任皇帝朱祐樘(明孝宗)時,荊王朱見瀟天良喪盡,把生母活活餓死,又把親弟弟殺掉、霸佔弟媳,再把堂弟活埋、霸佔堂弟媳,還經常帶著他的衛隊與山賊到民間強搶民女。朱祐樘不能忍受家族這個禍害,於是派出駙馬蔡震到朱見瀟封地,將其擒獲處決。
這個典故對朱宸濠的衝擊力量是巨大的,他一得到駙馬崔元要來南昌的訊息後,馬上召集他的兩個謀士,問計。
李士實捶胸頓足道:“北京的官員們全是群廢物,虧您給了他們那麼多金錢,怎麼就讓事情發展到這一地步?”
劉養正認為這件事或許沒有想象的那麼可怕。按他的分析,朱厚照多年來對朱宸濠一直不錯,派駙馬崔元來南昌可能只是撫慰。朱宸濠嘆息道:“即使是撫慰,肯定要取消我的衛隊,所謂事不過三,這次再取消,想要恢復就難了。”
李士實拍案而起:總是要反!擇日不如撞日,明天是王爺您的生日,江西官員都會來祝賀您,咱們給他們來個一窩端,願意跟隨咱們的,留下;冥頑不靈的,殺掉。
朱宸濠說:“應該師出有名。”
李士實說:“這簡單,人人都說朱厚照是野種,根本不是朱家的人,我們就說奉太后命令發兵討罪。”
朱宸濠說:“這個理由很好!”
當天夜裡,朱宸濠集結部隊七萬餘人,號稱十八萬,然後在長夜中坐以待旦。
1519年農曆六月十四,太陽從東方升起,寧王府人潮洶湧,幾乎所有高階官員都來為寧王祝壽。當宴會進行到高潮時,朱宸濠站到高臺,示意眾人安靜,大聲說:“太后密旨,要我出兵北京,討伐偽帝朱厚照。”
群臣大駭。孫燧第一個站出來質詢朱宸濠:“太后密旨何在?”
朱宸濠說:“你別廢話,密旨是你想看就看的?我現在準備去南京,你等願意保駕嗎?”
孫燧跳了起來,高聲叫道:“你這是謀反,天無二日,民無二王,寧王爺你好大膽子。”
朱宸濠拍手兩下,帷幕後衝出了一群士兵。他看定孫燧,說:“你們這群鳥人,名義上保我孝行,背地裡卻告我謀反,陽奉陰違。來啊,給我把孫賊拿下!”
江西省法院副院長(按察副使)許逵厲聲高叫:“孫都御使是皇上派來的欽差大臣,你們這群反賊還有王法嗎?!”
朱宸濠狂笑:“什麼狗屁欽差,我巴不得他就是狗皇帝本人。來啊,把許逵也給我拿下。”
孫燧和許逵被士兵刀架脖子上,大罵不已。朱宸濠見二人已經無法以死脅迫,於是成全二人讓他們成了烈士。
孫、許二人的被殺在眾人心中引起了冰冷的迴響。在當時,人人只有兩條路可以走:一條是臣服朱宸濠;一條就是走孫、許的死路。大多數人都選了第一條路,正如王陽明所說,人最難看破的就是生死關,在生死一線時,人人都求生而懼死。
朱宸濠宣稱他將是明帝國未來的主人,而和他一起同生共死的人將是帝國的頂樑柱,好處不言而喻。
當朱宸濠在南昌城運籌帷幄時,王陽明也在臨江鎮運籌帷幄。他的弟子心驚膽戰,朱宸濠可不是詹師富、池仲容這樣的山賊,而是擁有精兵十幾萬的超級巨獸。
王陽明那支在剿匪戰爭中成長起來的強悍兵團由於軍餉不足已解散,等於說,王陽明現在是光桿司令。況且,整個江西大部分官員都跪倒在朱宸濠的淫威下。王陽明沒有幫手,只有數不清的敵人。這一嚴峻的情況,王陽明完全可以避免。因為他沒有職責和朱宸濠對抗,他的職責是去福建平定兵變。即使他現在已到吉安府,他也完全可以撒手不管,假設有一天朱宸濠真的做了皇帝,他王陽明也對得起朱厚照的明帝國。或者可以這樣說,王陽明從去福建的路上返回是抗旨不遵,不但無功反而有罪。
這些問題,王陽明根本就沒有考慮。他在聽到朱宸濠造反訊息的第一反應就是:我必須阻止他。用他的心學理論解釋就是,良知在剎那間傳遞給他的資訊就是這個,而這個就是正確的,是有良知的表現。他如果在聽到朱宸濠造反訊息時的第一反應是思考,那就不是王陽明。王陽明有一顆悲天憫人的心,而朱宸濠造反勢必要掀起腥風血雨,生靈塗炭,良知告訴他,必須讓這些事消弭於萌芽之中。康有為說心學家都能成事,理由就在這裡:他們憑良知做事。憑良知做事,首先大題目就是正確的,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