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3/4 頁)
現了梟龍戰機頗為優異的機動性。
接下來又是諸如破s、懶8字、垂直翻滾爬升等動作更是做得流暢寫意,這其中當然有齊一鳴派出的飛行員本事太大的原因,不過也直觀表現了梟龍的機動能力。
自從齊一鳴與廖懷仁討論過透過出口軍火賺錢的路子之後,齊一鳴就打算好了要靠這款後世中國有名的外貿機作為突破。真實的歷史上,巴基斯坦在得到了一筆美國援助的經費後,希望獲得一種取代中國提供的殲…6的戰鬥機。當初巴基斯坦的想法就是在殲…7的基礎上,改用美國的f404發動機,然後把殲…7的機頭進氣改為機頭兩側進氣,機頭加裝先進雷達。當時這個專案叫做saber…ii,主要是由格魯門公司負責,不過並未成功。隨後格魯門又為了賺這筆合作費用,慫恿中國與新加坡合作,開發一款以saber…ii為基礎的輕型戰鬥機,也就是人們所熟知的超七。在90年代之後,中美關係急轉直下,這事情也不了了之。
之後中國又找上了混得不太如意的米格設計局,從那裡又得到了米格…29的發動機的改進版rd…93,隨後又拿到了有關mig…33的一些資料。中國重新找上巴基斯坦,並由中、俄、巴共同合作,最終開發出了梟龍戰機。
比較中肯的評價是,梟龍是一款在21世紀初期價效比極高的輕型多用途戰鬥機,特別適合於經濟情況一般但又有一定防務壓力的小國。早期型號的梟龍採用機械液壓式操縱系統,配備簡單自動駕駛儀,使用雙餘度線傳飛控,機體也是大量的硬鋁合金,複合材料使用比較少。不過隨著天朝變得越來越闊氣,技術水準不斷提高,梟龍又不斷地進行改進,dsi蚌式進氣道加入,換用四餘度電傳飛控,大幅度提升航電水平等等。
可放在三十年後,梟龍永遠都是世界戰機市場中的低端貨,靠拼價效比謀求發展空間,因為天生底子薄,所以就不怎麼夠看。
但現在齊一鳴把梟龍放在了放在三十年前,而且使基地在梟龍的弱勢上進行了不少的重大改進。首先全機採用大面積的複合材料,給飛機減重以及減少rcs(雷達反射截面積),再者換裝紅警基地版的ws…13中等推力發動機,推重比8,最大推力86千牛(rd…93最大推力81千牛,推重比7。9),看上去跟rd…93差不多,但實際上可維護性和壽命都大大提高了。
在這個年代,f…16a/b連超視距攻擊都沒有掌握,先進中距攔射彈aim…120還有好幾年才會正式問世,更加使用者友好的玻璃化座艙並沒有完全進入主流視野,還算是未來的發展趨勢。而梟龍不僅具備發射射程120公里的pl…12主動中距彈的能力,其本身還有著相當全面的彈種搭配。紅外格鬥空空導彈pl…8(或pl…9),對艦使用的改進版c…705、c…803反艦導彈(yj…75、yj…83),精確打擊的雷霆系列制導炸彈、雷石系列滑翔制導炸彈,鷹擊…91反輻射導彈、kd…88陸攻導彈等等,都使得梟龍在這個時代是一款能力完善的戰鬥兵器。
你要非拿他跟f…14、f…15或者蘇…27相比,肯定是多有不如的,但至少憑藉著自己的超視距空戰能力,憑著較為靈活的身形,也是能夠跟這些重型制空戰鬥機鬥一鬥的。
更何況對於伊朗這個國家來說,它的對手伊拉克有什麼?只不過一些個二代機的末期產物,或者俄式五代劃分法中的三代機的幻影f1以及一些個超級軍旗攻擊機罷了。算全面一點再添上從天朝流出去得那些殲…7,梟龍能怕哪一個?
為了吸引住賽葉提和那群伊朗人,齊一鳴特地找了pla空軍的殲…7駕駛員跟fc…1梟龍展開一場貼近實戰的空戰演習。這個可就很讓伊朗人有興趣了,畢竟殲…7是伊拉克人裝備數量非常大,而且也很具有代表性價值的一款戰鬥機,能夠看到這兩款戰機的直接交鋒,就能直接證實梟龍是否能夠成為伊朗空軍的主戰飛機,接過f…14的棒子保護伊朗的天空。
在實戰演習之前,一架梟龍還率先展示了自己確實擁有超視距攻擊的能力,與上一次王海副司令視察殲…10不太一樣,齊一鳴邀請了一名伊朗飛行員坐上了一架雙座的梟龍戰機,讓人教給他了一部分使用武器的知識,所需要做的就是在鎖定目標之後按發射導彈的按鈕這麼簡單。
這架雙座梟龍是在80公里的距離上,發現敵機並且立即射出導彈的。呼嘯而出的一枚pl…12毫無懸念地擊中了沒有閃避機動的靶機,因為有伊朗飛行員自己的參與,考察團的人也親眼目睹了靶機被擊落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