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部分(第3/4 頁)
們便要塵歸塵土歸土,舒敏盯著放在書案上的十三和隨從們搜出來的證據,陷入了沉思。按照胤禛的想法,這樣的事情自然是要直接全都寫了密摺遞給皇上,來個大殺特殺的,可舒敏卻想到了一個問題,就算這些官員全部被裁撤,甚至是抄家滅族,但也會產生一個問題,那便是,江南這一大片區域,會在一段,甚至是很長一段時間內,沒有合適的官員來治理。這樣的問題,雖說不是現在身為“欽差”,要查處貪官的胤禛要完全想到的,但,這種事情如果胤禛不去想,便要康熙去想。可胤禛沒有想到這一點,就勢必會讓康熙對自己的這個兒子失望。想到這一點的舒敏將自己的想法和坐在熟諳前同樣是一臉沉思的胤禛說了,卻被胤禛一把攬到懷裡,坐在了胤禛的腿上。
胤禛用下巴摩挲著舒敏的發頂,良久,才有些低沉著聲音說了一句話,“敏敏,那你說,該怎麼辦,那些蛀蟲,碩鼠,肆意享用著民脂民膏,不殺他們,又怎能平天下人之憤怒。”
舒敏其實是贊同胤禛想法的,這些人魚肉百姓,本就該抄家處刑,將那些不義之財重歸人民,但是,這是人民的想法,卻不是統治者的想法。統治者,需要的有人可用,甚至是明知道不能為卻想方設法而為。但這樣的問題讓一心想著天下為公的胤禛來理解,未免太過不近人情。更何況,他們此次就是要出來處理貪官的,那自然是要想出個處理的方式來。
被胤禛圈著身子的舒敏,拿著硃砂筆在幾張禮房賬單上勾勾畫畫,這些賬單都不是原件,全是十三和那隨從抄下來的附本。畫著畫著,舒敏突然想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任何一個現代人都不陌生的詞,叫做“慈善”。
二十一世紀的慈善,是有錢人爭相跟風的名利場,大多數的慈善都是那些慈善家和想要有好聲譽的商人們主動選擇的一種“刷臉”方式。他們以各種各樣的方式付出不同數量的金錢,達到一些似有似無的目的。這樣的慈善雖然不是人們常說的一種可以稱之為“善良”的救濟,甚至可以說是有著什麼其他的目的,但這種“慈善”卻是很多型別善款的主要來源。舒敏在現代的時候雖然說不贊同這樣的做法,但卻不能講這種方式完全否定。
而現在,很明顯的,不用說是舒敏,就連胤禛也沒有將這些官員全都連根拔起的權利,可是看著這些人拿著這麼多錢,卻也是咽不下這口氣。如此一想,舒敏索性捏著正在發呆的胤禛的手讓他回神,將自己粗略的想法告訴了胤禛。那個粗略的想法就是“強制捐款”。這些貪官汙吏都是些只進不出的害蟲,只是單純地讓他們把錢拿出來,那自然是不可能的,但用什麼樣的方法呢?
兩人想了半天,異口同聲說出的卻是“威逼利誘”。沒錯,想要讓這些人都乖乖將自己的錢從荷包裡掏出來,就只有威逼利誘這一招。只是,利誘的利,舒敏卻不想給他們什麼實際的好處。這些人畢竟已經做了這麼多年的貪墨之事,本來項上人頭憑著這些“罪證”也是說不保就不保的,思來想去,舒敏想出了一個法子,在旁邊宣紙的空白處用硃砂寫了兩個字“善官”,還用硃砂筆圈了起來。而胤禛看到這兩個秀氣的字也有些醍醐灌頂的意思。給那些按照要求捐了錢糧出來的官員一個所謂的“善官”虛名,就如同“大善人”這樣的稱呼一樣,戴著高帽子,便沒辦法低下頭來捂住被拳頭搗上的肚子了。
只是很顯然,胤禛並不想將這些人輕易放過,還是將舒敏已經畫的有些雜亂的名錄和賬冊重新整理了一遍。而舒敏則是憑空捏造了幾個所謂的等級不同的“善官”,將白天十三送上來的禮房賬冊上的那些數字大致捋了一遍,就算出了個區間。這樣的一筆錢款捐出來,就算不是傾家蕩產,也能讓那些貪官們大傷元氣。
至於這次出現在這次的這個“活動”上,卻不打算“出血”的官員,舒敏也體貼地為他們準備好了歸宿,那就是“威逼”的下策,直接交給咱們傳說中“鐵面無私”的四爺處理就好了。等兩人馬不停蹄地把所有列在名錄內的人名都安上了合適的捐款金額的時候,舒敏伸了個懶腰才發現,東邊的天空已經泛出了淺淺的一線白色,再不到一個時辰,天就要亮起來了,而他們讓高無庸他們幾個人特意找來的“捐款箱”也已經準備就位了。
在幾個人的計劃裡,並不打算讓胤禛一開始就暴露自己的身份,而是先讓十三試個水。果然,區區十歲的少年站在庭院正中搭起來的臺子上說自己是皇上派來的欽差十三爺胤祥的時候,坐在臺下的賓客都是一臉“少騙我了,小屁孩兒,你這麼說話不怕被殺頭嗎?”的表情。沒有看到胤禛幾人身影的那位知府更是想讓幾個家丁護院上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