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第3/4 頁)
,並委派人員管理和監督投降之城。因為二人都很明確任務是什麼,那就是追擊摩訶末,無論黑夜還是白晝,都只短暫地休息一會兒之後,又匆忙上馬,尋著摩訶末的行蹤緊急追趕。不過對於那些非常不敬的城市,兩人還是拿起了屠刀。
比如在咱維城下,哲別要城民供應糧草,但城民緊閉城門,把蒙古人當空氣。哲別因為追趕摩訶末,懶得理這座城,於是放它一命。可就當哲別繞城而走時,咱維城守軍居然望著遠去的蒙古軍,在城頭架起鑼鼓,敲打著叫罵著。當然,他們肯定請了些懂蒙古語的人叫罵,所以蒙古人聽明白了,突然回師發起猛攻,三天之後,咱維城被攻陷,城內凡是活物統統殺光。這是蒙古軍在呼羅珊地區進行的第一次大屠殺,引起了巨大震撼。
1220年六月,哲別和速不臺來到你沙不兒城下,你沙不兒城像是迎接天神一樣把蒙古人迎進城,給錢給糧給馬,同時還給了摩訶末逃跑的路線,並且替蒙古人分析摩訶末最可能逃到的地方,於是,哲別和速不臺兵分二路,分頭掃蕩花剌子模勢力。兩支軍隊在剌夷城(今伊朗德黑蘭南)會師,剌夷城拒不投降,哲別和速不臺發起為期五天的猛烈攻擊,剌夷城只能陷落。剌夷城是可疾雲的門戶,它一失,可疾雲就失去了作為基地的意義。訊息傳到可疾雲時,摩訶末大叫一聲,還未來得及逃跑,他手下的軍隊先行一步,一鬨而散。
摩訶末想不到逃跑現在成了花剌子模帝國的主旋律,而且每個人的成績都屬上乘。他只好帶著札蘭丁和少數還能跟從他計程車兵出可疾雲,逃往一個叫哈倫堡的軍事據點。哲別和速不臺兵團緊緊追趕,就在可疾雲城和哈倫堡中途,蒙古人追上了這位如喪家之犬的國王,雙方展開激烈的野戰。康裡兵團的戰鬥力真不是浪得虛名,以一敵十,緊緊拖住了蒙古人。在亂戰中,蒙古騎兵向正準備逃跑的摩訶末射出亂箭,摩訶末的馬負傷,但這並不影響摩訶末逃跑的速度,他揮舞起鞭子,猛抽坐騎,一溜煙從戰場消失了。
哲別和速不臺兵團如怨鬼,如毒蛇,執著地糾纏著他。所以他在哈倫堡只停留一日,就翻身上馬,繼續逃。不過此時,他長了個心眼。他讓人散佈訊息說,他要逃去報達城,向哈里發謝罪,要哈里發在伊斯蘭世界發動聖戰。可在半路,他折入卡茲文山區。哲別和速不臺向報達城方向追了兩天,不見摩訶末的一點影蹤,知道受騙,所以返回,進入卡茲文山區。
摩訶末發現蒙古人的鼻子比狗還靈,慌忙逃出卡茲文山區,乘船逃入裡海,蒙古前鋒追到海邊,只好望洋興嘆。摩訶末找到了一個島,他住了下來。置身於這無邊無際的大海中間,他辛酸地回憶過去,平靜地估量現在,並且可以從容地設想未來。由於跟隨的人已太少,他只能自力更生,每日三餐需要親自動手。
從一個大帝國的皇帝淪落到如此境地,摩訶末居然很欣慰,因為蒙古人追不到這裡來。當然,他的心境是晦暗的,又生了病,所以他經常看著陸地方向悲嘆:“我征服了那麼多國家,拓展了那麼多土地,想不到現在連塊做墳墓的土地都沒有!”
他的土地正在被哲別和速不臺殘忍地蠶食。哲別和速不臺追不到他,就把氣撒到摩訶末母親禿兒罕躲避的城堡,在圍困兩個堡壘四個月後,禿兒罕帶領王族和守軍投降,成吉思汗下令把禿兒罕帶回蒙古,這位始終把兒子當外人的老太婆於1233年悲慘地死在蒙古。
禿兒罕肯定和成吉思汗探討過一個問題——成吉思汗曾答應她要把呼羅珊地區給她,這位愚蠢透頂的老女人一定也獲得了成吉思汗的嘲諷,說她胳膊肘向外拐。她的命運是她自己得來的,和別人無關。
摩訶末得到老母和王族全部覆沒的訊息後,病症更加嚴重,精力每況愈下,他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就把札蘭丁叫到身邊,對著幾個隨從說:“現在只有札蘭丁具有挽救國家危亡的能力,他不怕敵人,相反,他還要去找敵人廝殺。現在我發誓,一旦札蘭丁取得抗蒙戰爭的勝利,真主重新給我舊日的威權,我必定在國內施行公道和仁政。”
他取下象徵著權力的佩劍,掛在札蘭丁的腰帶上,說:“現在,花剌子模國國王就是你了,完成你的使命去吧!”
札蘭丁看著有氣無力、精神萎靡的老爹,流下眼淚說:“我們國土現在遭受蒙古人的侵佔,我軍潰散,如秋風吹落葉。當這危難之時,我接受父王的命令接管花剌子模帝國,統領虛無的軍隊。雖然這樣,我要在成吉思汗的黑暗籠罩的夜裡,發出最大的光明,召集國家的勇士,同赴國難!”
摩訶末也流下淚水,軟弱地揮揮手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