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部分(第3/4 頁)
不去,若是不想去,沒人逼得了我。”曾清怡輕聲地說道,卻也有些迷惘。
曾夫子對於曾清怡的疼愛徐明遠是清楚的,若是曾清怡不願意,那就是曾尚書拍板的事想來也是算不了數的。
不過曾清怡已經十七歲了,早已是該出閣的年紀了,想來曾尚書和曾夫人也該著急了。天下哪有不愛自己兒女的父母,他們定然會幫她找個門當戶對,才貌雙全的夫婿。
徐明遠不知該說什麼,他也沒有資格說些什麼。
不過真想到背上自己背了十幾年的姑娘要嫁為人婦,徐明遠的心情還是難免低沉起來。有些堵,很是難受。
兩人一直沉默著下了山,快到山腳的時候,曾清怡從徐明遠的背上下來了。這可能是徐明遠最後一次背曾清怡了,如果曾清怡再入長安,她又怎麼可能拒絕爹孃的好意,獨守閨閣呢。
驢車向著蜀州城的方向悠悠拭去,曾清怡坐在車廂之中,徐明遠坐在車轅上,倚靠著車廂。氣氛因為離別而有些感傷,因為曾清怡之前的話更顯沉重。
一路無話,驢車停在了書院側門,看著抱著兩本書從馬車上下來的曾清怡,徐明遠笑了笑道:“下月初我啟程去長安,要不要來送送我呢?”
“以前你和道長去雲遊,為了防止我跟著去,你們倆從來不要我送,那這次我也不送你了。”曾清怡亦是一掃黯然之色,嘴角微翹道。
徐明遠笑著調轉了側頭,上了馬車,衝著身後擺了擺手,輕輕一拉韁繩,驢車緩緩駛離。
自始至終徐明遠都沒有說一句承諾,曾清怡亦是不需要絲毫的憐憫。
他們都是驕傲的人,但現在還不算是同一個世界的人。
若是有緣,或許長安再見。
驢車回到米倉山下,徐明遠給老黃割了青草,在一旁坐到了太陽下山才是上山去,心境已是恢復了平和。
回到山上,簡單炒了幾個菜,徐明遠在吃飯的時候將今日遇見那玄覺、濟世師徒倆的事情講給他師父聽。這兩人給徐明遠的感覺十分不同,和以往遇到的那些和尚都有些不同。
清玄吃了半碗米飯便是不再吃了,拿起酒葫蘆灌了幾口,嘖嘖稱奇道:“玄覺老和尚之前一直都不收徒弟,之前聽說他收了個天生菩薩,我還一直不信,沒想到還真是讓他撿到寶了。”
“天生菩薩?”徐明遠有些不解。
“都叫你多看點書了,這下知道自己見識淺薄了吧。”清玄翻了個白眼道,又是灌了一口酒才是繼續說道:“這小和尚天生開悟,心性純良,能被玄覺老和尚當寶貝,將來定是個不得了的人物。”
徐明遠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菩薩又稱覺有情,即已經覺悟之人,且以覺悟眾生為己任。濟世竟是天生覺悟之人,難怪能夠被玄覺收為弟子,小小年紀有如此高的輩分。
“常樂寺和二塔寺的大小乘之爭歷經數百年而不休,常樂寺講究自覺覺他,欲度世人,是為大乘佛法,二塔寺持戒修身,只求自了,為小乘佛法。這數百年來二塔寺出了數位直入羅漢境的一品高僧,而常樂寺亦是出了數位度世大菩薩,可謂是各有春秋。”清玄笑著說道,突然想到了什麼,一拍手掌道:“若是這小和尚以後來個頓悟,直入羅漢境,那這兩家就有得熱鬧了。”
對於師父這奇怪的說法,徐明遠也只能當耳邊風了。羅漢境是二塔寺的僧人修行的最高一境,據說對應著江湖上的一品高手。那濟世若是修的是大乘佛法,就算是頓悟又怎麼可能入羅漢境呢。
不過要是真如清玄所說,一個修大乘佛法的和尚入了羅漢境,恐怕兩個寺廟都有得熱鬧了。
洗了碗,徐明遠也是早早進了房間,先拿出那本《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細緻地看了一遍,雖然沒有全部看懂,心境確實平和了不少,有所明悟。接著徐明遠又是拿出筆墨抄了兩頁經書,便是睡下了。
接下去的日子,多數時間徐明遠都在山上待著,偶偶去東城幫人寫寫家書,而且開始讓郭採玲開始著手幫街坊寫家書了。
一開始眾人還有些不信小姑娘的字能寫的怎麼樣,不過後來見識過之後,皆是說讓徐明遠放心去長安吧,以後由郭採玲幫忙寫就行了。
徐明遠也是挑了不少書給郭採玲送去,多是一些碑帖的臨摹本,都是他這些年收集的,這對於郭採玲來說就是最喜歡的書了。
而那趙慶亮和馮瑞倒也爭氣,憑藉著紮實的基礎,雙雙透過了書院的新生入院考試,算是真正進入了書院。
徐明遠沒什麼好送的,也是從書櫃之中挑了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